1 / 30
文档名称:

高中文言文句式.ppt

格式:ppt   大小:48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文言文句式.ppt

上传人:buhouhui915 2018/5/25 文件大小:4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文言文句式.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的辨析方法:
一、默译句子,如发现与现代汉语句式不符,即可考虑是否为特殊句式;
二、根据句式的结构特点,断定其类别。
常见的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
1、省略句
2、判断句
3、倒装句
4、被动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表示判断。
一、判断句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式。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者,……”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传》)
4、“……,……”式。“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为……”式。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谓语+于……”式。用介词“于”引进行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见+谓语”式。在动词前用“见”表示被动。
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
还可以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