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学院“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和以“系”为主的管理模式需求,根据《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实施意见,结合我系实际,特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内涵建设;落实“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根本,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原则。强化教学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推进教学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改革基本思路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以人为本,从约束型管理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以教学计划管理环节、教学过程管理环节、实训过程管理环节、考试管理环节四大环节为基本框架,构建管理模式,分别建立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和检查监测体系,形成相对完整和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建设各环节的制度时,遵循计划制定、文件实施、落实检查、反馈总结四个价段的科学程序循环进行,使管理方法、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
改革原则: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三、改革目标
管理行为规范化,管理过程制度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绩效数字化。
四、实施内容
(一)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和学习。
1、每学期召开一次全系教育职业教学观念的讨论会。
2、每两周召开一次专业职业教育学习讨论会。
3、每一位教师每年至少学习10篇国内外关于论述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学术文章,作好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的理论素养。
4、教学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撰写、发表1篇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促进管理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总结管理经验。
(二)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
1、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按照专业规范和我系实际,构建职业公共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职业实践课及主要实践环节。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增加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实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压缩必修课及理论课学时,加大实践课和选修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内涵要求,兼顾学生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在2008年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其实际内容。各专业的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相比≧1︰1,进一步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全面推行“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给地方经济“量身定制”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技术”为主体专业、水电类专业为特色专业,形成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建筑设备等各专业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各专业一年级打通培养,二、三年级分专业培养的体系,重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用人单位需求,适度调整教学计划,灵活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按照学院“系为办学单位”的改革模式,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教学管理人员在
系内津贴分配、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根据工作业绩大小给予照顾与政策倾斜。
2、教务增加一名专门从事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教学评估工作人员。
3、进一步完善系、教研室两级教学管理机制,实行教学管理目标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