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官鹅沟天然风景区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官鹅沟天然风景区导游词.doc

上传人:博大精深 2018/5/26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官鹅沟天然风景区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宕昌概况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宕昌旅游观光,初到此地,大家肯定想急于了解一些本地的情况,下面,就请允许我将宕昌的一些基本概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便各位朋友在旅游期间对宕昌有更深入的了解。
【地理概况】
宕昌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北部,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部分的交错地带,您要是从地图上看的话,它处于东经104°01′~104°48′,北纬33°46′~34°23′之间,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300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宕昌东邻秦人发源地礼县,南接陇南市武都区,西边与甘南州舟曲县相接,北面与定西市岷县相邻,全县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辖6镇19乡,聚居着汉、藏、羌、回等8个民族30万人。在整个陇南市来说,宕昌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说宕昌,道宕昌,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宕昌,那么有件事或许让您感到疑惑,那就是“宕昌”二字的读法。在字典里面,宕昌的“宕”字读“dang”,按此说法,“宕昌”应当读为“dang(荡)昌”,而当地群众称“宕昌”为“tan(炭)昌”,又是为什么呢?除新版的《辞源》外,新版《辞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等等均注为“dang(荡)昌”,这与当地对“宕昌”的读法显然是一对矛盾。
“宕昌”一词在史籍中出现,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羌水东流,迳宕昌城东”。在史籍中,对“宕昌”有音注的典籍只有《通典》和《资治通鉴》,一为
“dang(荡)昌”,一为“tang(汤)昌”。而现代的各种字典和词典多注为“dang(荡)昌”,极少见“tang(汤)昌”,由此可知,古代“荡”和“汤”是同音。现在,宕昌的少数藏民用汉语说“宕昌”时仍然读做“tang(汤)昌”,而不读“tan(炭)昌”。现代汉语里的“汤”和“炭”声母相同,韵母相近,“tang(汤)昌”如果反复快读,再以当地话说出来的话,听起来就像是“tan(炭)昌”,所以,现在当地群众读“宕昌”为“tan(炭)昌”应当是音转而来。
大家刚到宕昌,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这儿气候的与众不同。在西北地区,陇南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而宕昌特殊的地理位置,却造就了宕昌独特的气候特征。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630毫米,平均无霜期181天,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俗话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宕昌温和的气候使得宕昌的河流众多且水能源相当丰富,境内有白龙江、岷江等大小河流78条,,,现仅开发的有8000多千瓦,占开发总量的15%。此外, 宕昌的森林占有量也相当丰富,目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宕昌之所以被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是有它的道理的,这里的土壤有褐土、黑土、暗棕土等13个土类,除适宜小麦、玉米、洋芋、蚕豆、辣椒等农作物之外,更可贵的是这里盛产许多经济作物及中药材,如花椒、核桃、柿子等经济作物以及当归、党参等560种家野生药材,使得宕昌自古就有
“千年药乡”之美誉,特别是当归、大黄、党参、红芪,更是宕昌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不仅历史悠久,分布广,产量大,而且质优品高,闻名古今,誉满中外。公元505年,宕昌王梁弥博把当归做为贡品进献给梁武帝尚衍;公元753年,宕州大黄被鉴真和尚带到了日本,与日本大黄杂交后产生了新品种大黄,现在,国产优质品牌“双鹿牌”大黄已畅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地区。宕昌红芪可与著名的晋芪相媲美,在香港市场上被誉为“高级红芪”。宕昌党参“狮子盘头菊花心,气味香甜嚼无渣”,居“陇药三宝”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境内还发现金属矿和非金属矿16种,尤其是铅、锌、金、铜、锑的储量相当丰富,为优势矿种。
大家一路行来,或许已经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这里的山地多而耕地少,确实,宕昌自古以来是一个半农半牧县,地处农、牧交界地带,成为中原汉族和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杂居交汇之地,这里生活着汉、回、藏、羌等八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各乡镇,%。宕昌地区的汉族,主要来源于外籍,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一些接受汉文化的藏民。宕昌羌族是西羌的一支,属“钟存羌”派系,秦汉时便在宕昌农耕畜牧。藏族是本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本县比较古老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宕昌县城以南的新城子、临江铺、甘江头和宕昌城关及西北的南河、贾河等乡,是以当地羌族为基础,外来吐蕃族为主导,经过长期地相互融合发展而成,同时也有少数汉族融合其中。宕昌地区的回族,多系清代后期因经商和战乱从省内的张家川、临潭、岷县、武都等地流入,与汉族杂居而产生。
【历史沿革】
来到宕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