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文档名称:

世界古代史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306KB   页数:8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古代史课件.ppt

上传人:w447750 2018/5/26 文件大小:6.1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古代史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导论
一、“中世纪”的概念、分期和基本内容
二、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的含义
三、中世纪的封建国家
一、“中世纪”的概念、分期和基本内容
1、概念与分期
-15世纪,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
彼特拉克提出“黑暗时代”的概念
比昂多提出“中世纪”的概念。
之后,被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所强化,成为欧洲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名称,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人文主义者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阶段。
“中世纪”以“封建社会”的含义。
;从476年到1453年;从476年到1492年;从476年到900年。还有人认为应该从395年开始算起。
二、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
“封建”一词的原意指的是“封土建国”,即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立诸侯国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分封世袭制。我国周代开始有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我国古代封建相似,我国也把它叫做“封建”。(狭义)
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广义)
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常用的学术名词。
东西方封建制度的不同,封建领主制与封建地主制的区别
关于“封建社会”的争议
三、中世纪的封建国家
东方:封建土地国有制占优势,存在庞大的国家组织和官僚机构,往往在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便是中央集权的统治形式。但政权形式也存在差异。如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日本幕府政治却是天皇与将军两个实质上平行的王朝。
欧洲:初期,封建领主制占优势,政治分裂割据;后期,逐步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但不同国家,政权形式差别很大。如英法的议会君主制,德意的分裂割据,波兰的贵族议会共和制。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
第一节  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
第二节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侵
第三节  封建制度发展时期的西欧诸国
第一节  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
一、民族大迁徙和日尔曼人的建国
二、法兰克王国
三、加洛林帝国的形成、发展和分裂
一、民族大迁徙和日尔曼人的建国
1、古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
恺撒《高卢战记》与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所反映日耳曼社会
◎畜牧业(不热心农业,牛奶和肉类构成主要的食物来源)
→农业(定期轮换耕地和耕种作物)。
◎游牧(逐年迁徙的记载)
→定居(相对稳定的居住情况和耕作情况)。
◎公有(“任何人不能单独保有土地”)
→经济的分化(耕地分配的不平等)。
◎平等(民众大会、长老议事会、
军事首领之选举产生及有限权力)
→地位的差异(氏族贵族的特权化
和军事首领权力的扩大化)。
2、民族大迁徙:
日耳曼人迁徙的社会背景
◎人口的增长与生存空间的需要。
◎罗马的衰落。
◎匈奴人西迁的压力。
1) 起点:374年
匈奴人渡过顿河,
进入哥特人地区,
降服东哥特人,
击败西哥特人。
2) 西哥特人的迁徙
西哥特人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迁徙开始于376年,
黑海草原→色雷斯→罗马(410年)→高卢(419年建国
于图卢兹)→西班牙(507年迁都托莱多)。
711年为阿拉伯人所灭。
3) 勃艮第人的迁徙
勃伦霍姆岛→高卢东南部,
440年建立国家,
532年为法兰克王国兼并。
◎日耳曼人的迁徙
4)汪达尔人的迁徙
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中欧→潘诺尼亚→高卢→西班牙→北非
431年建国于希波。
439年迁都迦太基。
455年攻陷罗马。
534年,为拜占廷所灭。
5)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的迁徙
日德兰半岛→不列颠。
6)法兰克人的迁徙
中欧→高卢,481年建国。
7)东哥特人的迁徙
潘诺尼亚→ 489年在意大利北部、中部建
国,554年为拜占廷所灭。
8)终点568年
伦巴德人的迁徙
潘诺尼亚→意大利北部(568-77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