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胆总管结石护理查房
普外科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肝外胆管,胆囊及Oddi括约肌等部分。它起于毛细胆管,其终末端与胰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外有Oddi括约肌围绕
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为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称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胆管内结石来自胆囊者,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病因
胆汁成分改变
胆道内细菌感染
胆汁淤滞
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右上腹痛,是由胆石在胆道内移动使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扩张及痉挛而产生胆绞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或肩部,合并有呕吐,莫非征阳性。
黄疸:如果胆石位于胆总管开口或胆总管开口壶腹区,易致梗阻性黄疸。
发热:提示合并胆道感染。
诊断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可有梗阻性黄疸的检验表现,血胆红素增高;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病程长者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尿胆红素升高。
:提示胆总管扩张、胆管内有结石。
:口服胆道造影,静脉胆道造影、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CT检查。
:适用于黄疸病人。
手术治疗
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 +EST(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LCBDE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OC+CBDE(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肠吻合术也称胆肠内引流,常用的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治疗
胆道结石往往病情复杂,单靠一种或两种内镜有时很难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因此需要三镜联合。术前利用十二指肠镜完成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术,腹腔镜下行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完成胆道探查取石,冲洗胆道后或1期缝合胆总管,或置T管引流术。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应用完成,
充分发挥各镜的优势,既提高诊断准确,尽可能取尽胆管结石降低残石率小简化了胆石病治疗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微创治疗的成功案
床号 36床
姓名朱金花
年龄 66岁
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持续难以缓解,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胃内食物,无咖啡色物质,呕吐后腹痛缓解,无明显肤巩膜黄染,无皮肤瘙痒,伴畏寒发热,,于当地诊所输液、退热等治疗(具体不详)后,无明湿缓解。到我院消化科就诊,考虑为胆总管结石,拟行ERPC取石,术中发现结石较大,难以取出,放置胆道支架引流,此后患者上腹部腹痛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诊治我院,门诊拟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收入我科住院。
既往史;28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017年9月在我院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
2018年1月15日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经胆道镜取石+腹腔粘连松解术术中留置胃肠减压管(1-16拔除)留置尿管(1-16拔除)腹腔引流管及T管。
简要病史
术前护理诊断
P1、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1-9)
I:
﹙1﹚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2﹚介绍胆总管结石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临床表现等,让病人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进低脂肪、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油炸、油腻食品;要限制含丰富动物性脂肪的蛋、奶油、牛油、肝、鱼卵类等食物。
O:患者对本疾病知识基本了解,能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1-9)
P2、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不适应,担心病情有关(1-9)
I:
﹙1﹚心理护理
﹙2﹚缓解疼痛: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并取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术来缓解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
﹙3﹚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住院期间睡眠习惯。
﹙4﹚合理使用促进睡眠药物,避免成瘾。
﹙5﹚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O:患者睡眠质量有所好转(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