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享受课堂享受生活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要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求变革高中的课程体系,提出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新课程的“新”不只是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上,更体现为观念的“新”和课程标准的“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如何教和学生该如何学的指挥棒,也是我们实施新课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理解课程标准就盲目地去上课,或者继续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穿新鞋走老路,那就会使教学偏离方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出这么几点。
新课程具有生活性。一个直接的体现就是由原来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改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新课程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现实经验。对此值得注意的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而不是老师的生活,更不是其他人的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立足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把理论知识寓于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课上所学到的理论就存在于生活中,上课是一种享受。
新课程具有实践性。生活处处皆学问,因此教学不一定拘泥于课堂这一种形式上,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学生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会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己感悟每一个生活体验。就某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谈体会以及情景模拟,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体味了生活,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新课程具有开放性。新的课程改革给了师生一个开放的空间,给“老师教”和“学生学”以很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教学形式上看,以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为主要形式,把教育寓于活动当中。当然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教材的使用来看,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此时的教材不再是刻板的教条,而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教学的资源。
新课程必须上得有效。有效包括的两层意思:一是有效率,二是有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内容多且抽象,而教学时间有限,这就凸显出效率的重要性,如果把课本上的知识每个都一一展开讲授,那肯定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果一切都泛泛而谈那就等于浪费时间而没有什么效果。要提高效率首先必须恰当地处理好课程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着力突破难点。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新课程必须上得有用。所谓有用不只是学生能考一个好成绩,“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应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素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高中教育不能只是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