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采用C30钢筋砼,涵台采用C25砼,涵基采用C25砼。冒石采用C20砼,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分布钢筋采用R235。
二、主要工程量
1—×
1—×
1—×
三、工期
2012年10月15日至2013年01月15日
1、基坑开挖 2012年10月15日至2012年10月20日
2、涵基浇筑 2012年10月21日至2012年11月21日
3、涵台浇筑 2012年11月22日至2012年12月23日
4、盖板预制吊装 2012年12月23日至2013年01月15日
5、施工横道图见附表
四、主要机械设备、劳动力资源
1、人员
人员配置
职务或岗位
姓名
职务或岗位
姓名
路基负责
测量
黄从积
施工员
试验员
傅新霞
质检员
周双
技术工
3人
安全员
汤祝林
普工
20人
2、主要机械设备见附表
五、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放样
仔细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查,领会设计意图。根据图纸设计、盖板涵位置及尺寸各要素:盖板涵中心桩号、交角、跨径等各细部尺寸,准确计算出结构物横向中轴线、盖板涵大桩号和小桩号处最外侧基础边线左、中、右三点坐标,然后根据计算的坐标值(共九点)采用坐标放样法,进行实地施工放样。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申请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查,得到确认之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放样完毕进行各控制点原地表标高复测,并与设计标高对比核查,若与设计标高不符,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2、基坑开挖
①基坑开挖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留出施工工作面空间。坑壁边坡符合规范要求,以边坡稳定为原则。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基底留20cm,然后采取人工进行挖除。如有积水,采用四周挖排水沟,汇至集水井,利用潜水泵抽水。
应注意将八字墙基坑提前一起开挖,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避免重复调运机械带来的浪费。
②根据施工期限、设备条件、工地环境及地质情况,基坑可以使用机械或人工开挖,但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施工,基底均应避免超挖,已经超挖或松动部分,应将松动部分予以清除。
③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载能力。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应保留10~20cm一层(俗称最后一锹土)在基础施工前以人工突击挖除,并迅速检验,随即进行基础施工。
④弃土堆置应按指定地点堆放,不得妨碍基坑挖掘或影响其它作业,基坑上口附近不应堆土,以免影响边坡稳定。
3、基底处理
当基坑开挖后,进行基底夯实和整平,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若承载力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应按照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地基进行换填或其它加固措施。地基处理完毕,报请监理工程师,经检查合格,满足设计承载力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八字墙基底处理,墙身高度小于3m时,施工前进行基底夯实即可;当八字墙墙身高度大于等于3m时,用粗砂砾进行换填,换填厚50cm,宽出基础30cm襟边的粗砂砾垫层,并夯实。
4、混凝土基础、台身及台帽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并检测合格后,进行混凝土基础、台身及台帽施工。
模板支护
1)、模板采用尺寸标准、表面平整光洁的钢模板或竹胶板。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
2)、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模板安装时应在模板接缝处采取粘贴双面胶带或其他防漏浆措施,板缝间不得漏浆。
3)、安装模板时,为防止模板移位变形,应在模板外侧搭设钢管支架,对模板用方木配合钢管支架支撑固定。台身、台帽的侧模之间设置拉杆固定。拉杆外套PVC管,模板拆除后重复利用。
4)、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应及时纠正。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对支架、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必须填塞严密。
2)、为了防止混凝土自高处向模内倾卸时发生离析,在浇筑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超过2米时,通过设置串筒下落。
3)、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水平方向分层浇注,大致水平,分层振捣。片石混凝土台身浇筑,边振捣边往混凝土里加片石,片石数量不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加片石时应注意:片石应分布均匀,片石与片石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10cm,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