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2Z型系列手扶步进式插秧机中试及产业化项目
单位名称: 安徽省天马泵阀集团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目录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二)项目预期目标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二)项目创新点
(三)知识产权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六)项目实施计划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二)经济效益分析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四)单位管理情况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2Z型系列手扶式步进插秧机系本公司新近开发的科技成果,其采用多档调速分体模块式工作箱,变速箱、顶置式液压升降系统等核心技术,配备智能数显式LED控制器,对发动机及充电机电压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性能稳定、传动效率高、扶苗植深度均衡、故障率低、易维护等特点。可根据土壤、气候、品种、插秧时期的不同条件,精准调节插秧株数、穴距、插秧深度,在同样的面积上确保最多穗数,保障最大限度增产,以最经济的燃料费和管理费保证得到更多收获量。是目前的中小型插秧机机型。
产业化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是:
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新增投资2300万元,在充分研究生产工艺流程后,进行小批量试产,继而购置设备及检测器具326台/套,组建四条(变速箱、工作箱等部件)加工线和整机装配线,形成年产五千台的生产能力,对本公司研究成果2Z型系列手扶式步进插秧机实施产业化。
选择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建立3个推广点,与当地的农技推广部门一起开展样机操作演示、技术培训,实施推广应用,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
(二)项目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形成年产五千台新型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的生产能力,产品满足GBT 20864-2007《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GB/T6243—2003《水稻插秧机试验方法》的要求;达产后年增产值5620万元,;。项目执行期(2010年6月—2012年5月)内,生产销售插秧机2000台,在周边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建立3-5个示范区,累计销售收入1742万元、、。
2. 阶段目标:
项目执行期为2年分3阶段实施,各阶段目标是:
(1)工艺研究及生产组织:2010年6月—2010年12月,研究制定工艺流程;根据插秧机的生产特点,对现有的生产条件进行技术改造(不需新增厂房),组建(变速箱、工作箱等部件)生产线,整机组装线,相关的部件检测线等。
(2)工艺试验及小批量生产:2011年1月—2011年8月,内容包括:插植臂部件、仿行机构部件、工作箱部件、左右链箱部件、送秧系统部件、支撑系部件、插植系部件、离合器部件等零部件的工艺试验,进行小批量生产及装配线调试。产品须满足下列指标:
表1 2Z系列插秧机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相对均匀度(%)
≥85
2
*插秧深度(㎜)
10~35
3
插秧深度合格率(%)
≥90
4
伤秧率(%)
≤4
5
漏插率(%)
≤5
6
漂秧率(%)
≤3
7
翻到率(%)
≤3
8
可靠性(%)
≥90
9
驾驶员耳位噪声/dB(A)
≤89
10
静态环境噪声/dB(A)
≤85
*插秧深度可根据当地农艺要求的深度进行设计。
(3)批量生产及产品的示范推广:2011年9月—2012年5月,产品批量生产,并选择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建立3个推广点,开展示范演示、技术培训,实施推广应用到全国。
3.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项目前期投入1200万元,已建成5760㎡的厂房并添置了20余台设备。执行期内计划新增投资2300万元,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见表2。
表2 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表
序号
实施内容
资金额(万元)
到位时间
1
购置设备仪器及材料费
1187
-12
2
小批量生产的资金费用及推广、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