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新课标培训教学设计——我会社会调查.doc

格式:doc   大小:85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标培训教学设计——我会社会调查.doc

上传人:771635255 2018/5/28 文件大小:8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标培训教学设计——我会社会调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会社会调查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沈鹿韵
一、学教目标
1、课标内容:1-4-6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
2、具体目标:
(1)通过收集生活中各种社会调查的实例来认识社会调查,同时认识到社会调查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2)知道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文献法等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3)学会根据具体的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信息;
(4)感受实践调查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作用,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学****重点和难点的预估
重点:知道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文献法等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学会根据具体的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信息
三、学教方法实践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设计思路
1、总体设计
从总体设计角度来看,实践环节是不可或缺的,问题是这一环节要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哪个部分。是先让学生来体验和实践社会调查的相关活动,还是在教学以后再去体验和实践?亦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
(1)第一种设计思路适合在小学已经参与或组织过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群体,基本过程是:
学:预学实践课堂展示发现问题深度探究反思调整
教:过程指导过程评价组织交流挖掘典型总结提升
(2)第二种设计思路适合在小学未曾体验过社会调查活动的学生群体,基本过程是:
学:自主阅读引发兴趣分组探究深度思考实践运用
教: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呈现实例分块讲授过程评价
说明:前两种设计都需要本教学内容有足够的课时来支撑,课外实践和课内展示交流都需要时间,在现实情况下似乎并不适合,解决方法是跟前后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比如: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可以结合到大众传媒的历史发展调查中去等。
(3)第三种设计思路适用较广泛,缺点是很难让学生实现完整独立的社会调查的全过程的体验。不过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既保证实践的时间,也不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以下我主要对第三种设计思路进行整个学教过程的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为:
学:预学交流激发兴趣初步尝试归纳总结
教:过程指导创设情境分解任务设计活动
2、细节设计
(1)不管是实践环节放在哪个部分,选择的实践课题必须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实践调查的价值的,而且必须是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法的。
(2)无论是虚拟的、部分的实践还是真实的、完整的实践都要小组分工合作,因为,不仅要使学生从理论知识或技能方面去理解社会调查,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调查的过程也是与他人合作的过程,要在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
五、学教步骤
(一)预学交流,过程指导
要求一:学生自主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社会调查?
2、请根据表格中的调查行为写出相应的调查方法:
调查行为
调查方法
2009年,《走近科学》栏目在全国21个城市的中小学生中分发“你喜欢什么样的电视科普节目”的问卷,收集了大量的信息。
调查者来到患有“大头症”婴儿的地区,发现当地普遍食用某种品牌的奶粉。
调查者在调查中学生视力普遍下降这一问题时,咨询眼科医生有关保护视力的方法。
历史学家通过阅读古书了解某古迹最初兴建的年代和当时的历史情况。
要求二:组内相互交流自学结果,教师参与其中,对生成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