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演示文稿.ppt

格式:ppt   大小:787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18/5/28 文件大小:7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演示文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用文写作
第二章公文写作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行政公文的概念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条给行政公文下了一个定义:“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务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为办理社会公共事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从事公务活动,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利。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二、行政公文的种类
(一)按适用范围来划分
《办法》规定的公文有十三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
(二)按行文方向来划分
可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和平行文。
(三)按缓急程度来划分
可分为特急、急件、一般文件三类。
(四)按保密级别来划分
可分为三个等级:绝密、机密和秘密。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三、行政公文的特点
(一)公文由法定作者制发(二)公文的制发具有程序性
(三)公文具有法定效力(四)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
四、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下行文规则
1、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互相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2、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3、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2、“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3、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4、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二)上行文规则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1、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2、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3、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三)联合行文规则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一、公文的书面格式
(三)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
二、公文的特定格式
包括:信函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
(一)文头部分包括公文代码、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
(二)主体部分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项。
第二节公文的格式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一、概念和种类
(一)概念:公告和通告的统称文告,是周知性公文。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通告是“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
(二)种类:
1、公告种类有:行政公告、法规性公告。
2、通告种类有:禁止型通告、知照型通告。
第三节公告和通告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二、文体结构
(二)发文字号
非完全式,有的省略。
(一)标题
公告和通告的标题,有的不写事由,仅写制发机关和文种;有的省略“关于”和“的”;也有的是制发机关、事由、文种都齐全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北京市人民政府通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建设用地通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夏时制的公告》。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三)主送机关一般无主送机关。
(七)成文日期
公告和通告成文日期可写在标题之下用括号括上,也可以写在落款之下。
(六)落款在正文右下方写明发布机关名称,如果发布机关在文头或标题中出现,此处可省略。
(五)结尾常用“特此公告”、“特此通告”等语词。
(四)正文
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事由——写公告或通告的原因及依据,事项——写具体知照内容。
应用文写作第二章公文写作
三、写作要求
(一)公告的作者通常是国家领导机关,地方机关、基层单位、群众团体不制发公告。通告的作者比公告范围宽,可以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机关,也可以是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通告”不能乱用,诸如:“不许践踏草坪,违者罚款”,单位搬迁、更换电话号码等,则不能运用通告,而应当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