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互联网+会展:会展营销新变革.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互联网+会展:会展营销新变革.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5/2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互联网+会展:会展营销新变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互联网+会展:会展营销新变革

自1955年“糖酒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会展业已诞生,而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成功举办,预示着中国会展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这两个政府主导的,以“红头文件”为营销组织手段的展会,迅速带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红头文件”营销模式的政府主办会展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90年代,才正式步入民营展会主办举办机构全面参与的时代。民营展会机构在没有“红头文件”的营销优势下,只能依靠自身“一纸一线”的营销模式;一张传真纸(招展书),一条电话线,将展会信息传遍全国。
21世纪初,电脑的逐步普及,电子邮箱的应用,让“传真纸”变得更真实;手机普及和互联网的诞生,让会展营销变得更多样化。会展营销的多渠道,带动了整个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多个城市,叠加办展,单个城市,重复办会,已经成了中国会展业的特色;展会产业对的地方经济拉动效应,是每个城市政府部门支持办展的动力;会展行业严重的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原有的“一纸一线一邮一网”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够应付这样的竞争压力。


现代展会竞争,已经从展会题材竞争转变成为展会创新的竞争,展会题材的细分越来越精准,各种细分题材的展会基本都被占据,现在竞争的是服务,是吸引眼球的配套活动,是高质量的采购商邀请。
海量的展会题材已经让展商和采购商眼花缭乱;全球每年展会已经超过30万场,同一个行业的展会,每年全球要举办至少30场;特别是中小型展会,展商和采购商怎样选择,他们既不想错过目标市场的推广,也不想盲目参加一个没有成效的展会,浪费自身经费;展会主办机构怎么在海量的展会中脱颖而出,是展会主办者一直以来的痛。特别是正在处于提升阶段的中国展览市场,尤为突出。

现代展会竞争,已经不是展商组织的竞争,再多的展商,没有高质量的采购商,只会成为鸡肋展会。如果一个展会,只有几十个展商,主办机构却邀请了几千上万的高质量采购商,展商的回头率会达到200%,因为,部分观众或采购商会成为下一届的展商;部分展商会扩大展位面积。一个成熟的展会主办机构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观众邀请上;世界最大的展会机构之一励展集团,在中国区的展会,每成功邀请一位观众所花去的平均成本大约在80元人民币左右,最高成本在200元人民币左右;每个展会用在观众邀请的方法,大约在30种以上不同的渠道;这是励展公司能够在全球成功举办500多场展会的秘诀。但对中小展会主办机构,这种战略投入,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根据两大国际展览组织IAEE及UFI制定的规则,国际展览的展商比例需到达20%,采购商比例需达到15%;但在中国的展览项目中,能达到这样的规模比例的展会,不到10%,但大部分展会,,中国的展会的国际规模,严重不达标。在展会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光是中国的会展业是这样的局面,其他国家的展会同样面临这样的局面;尤其在展会业不发达的国家。泰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和台湾,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展商和采购商,政府出资,分别采取对展商和采购商补贴展位费、机票和酒店费用。这种政府出面,影响会展业的竞争关系,使得中国的展会主办倍感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