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0
文档名称:

金属工艺学(全部).ppt

格式:ppt   页数:2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属工艺学(全部).ppt

上传人:cdsqbyl 2015/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属工艺学(全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绪论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有关制造金属机件的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我国在商代就大量使用青铜器,当时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相当精湛。
在春秋末期我国就出现了铁器,也比欧洲早一千八百多年左右。
解放后,我国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适应加工的性能,如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切削加工性能等。
第一节金属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金属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和磁性等。
一、金属的物理性能
⒈密度

一般将密度小于5×10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密度大于5×10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金属和合金熔化时所需要的温度称为熔点。纯金属都有固定的熔点,合金的熔点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金属材料随温度变化而体积发生膨胀或收缩的特性称为热膨胀性。

金属材料传递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金属的热导率越大,它的导热性就越好。

金属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称为导电性。电阻率是表示材料导电能力的性能指标。
⒍磁性
金属材料在磁场中受到磁化的性能称为磁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能
主要的化学性能有;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
⒈耐腐蚀性
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气、水蒸气及其他化学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2. 抗氧化性
金属材料在加热时阻止氧化作用的能力称为抗氧化性。金属的氧化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⒊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是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的总称。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称为热稳定性。
第二节金属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一、力学基本概念
1. 载荷
载荷就是物体受到的外力,也称负载。可以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及交变载荷等三种。

变形一般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弹性变形材料在载荷作用时发生变形,当载荷卸去后,变形也完全消失。例如弹簧的变形。
(2)塑性变形当作用在金属材料上的载荷超过一定范围,这时若卸去载荷,金属材料还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消失。例如折弯的钢管。
二、强度
强度可分为屈服强度(屈服点)、抗拉强度等。

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小应力,也叫屈服极限。

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故又称强度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