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文言文两则
汝南县第三小学何瑞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2、借助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2、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弈
一、由孟子的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2、借助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1齐读目标。
2介绍作者。
3解释题目意思。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能读正确、读通顺,将读不通的句子做上记号。
方法:自己反复练习把语句读通顺、流畅。
(三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读音准确)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读错字或断句不当的地方立即指名纠正,并把错
字写到黑板上。
4、出示课件,让生根据画的节奏读。
5、读易错的字。
6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要求读准、读熟。比比谁读得有韵味。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1、逐句读课文,结合注释独立翻译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标上“?”。人名或地名不译。。
,疏通文意。
4说全文大意。
(5分钟后比谁译讲的准确)
2、指名逐句译讲课文,其他学生补充纠正。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字词及句子意思,学生读句子意思,并把意思记在书上,读熟背诵。
3、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反复记忆,5分钟后比比谁能正确背诵
4、抽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背诵提示背课文。
背诵提示:
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 )。虽与之俱学,( )。为( )?曰:( )。
五、当堂检测
(一)思考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教导下学下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人和事?
3、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解释词意
弈---------------- 诲---------------------援---------------------------
弗若----------------------------善------------------ 鸿鹄------------------------
(三)填空
本文写了------是个-----,让他教两个学生,一人-----------,而另一人却----------,结果后一人-------前一人。
板书设计:
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专心致志
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三心二意
态度决定结果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复述课文。
4、学习古人善于观察,大胆质疑的科学探索精神及对待学问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2、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
二、让学生说一说对孔子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
三、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文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复述课文。
4、学习古人善于观察,大胆质疑的科学探索精神及对待学问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能读正确、读通顺,将读不通的句子作上记号(3分钟后检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读错字或断句不当的地方立即指名纠正,并把错
字写到黑板上。
4、学生读易错字。
5、听录音后正确练读课文1分钟。比比谁读得有韵味。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逐句读课文,结合注释独立翻译每句话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词句可以问同学、老师。
译讲方法:每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翻译。人名或地名不译。(5分钟后比谁译讲得准确)
2、学生独立学习后小组合作学习。
3、指名译讲课文,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及句意。
4、再次朗读课文同桌互相译讲课文。
5同桌扮演小儿,表演文中情景
6了解孔子的态度及体现的精神。
7、解答两小儿的问题
,5分钟后比比谁能正确背诵。
初试背诵
孔子( )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