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160614-香港怎么了(4)香港未来能怎么样?(上).doc

格式:doc   大小:24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0614-香港怎么了(4)香港未来能怎么样?(上).doc

上传人:w447750 2018/5/29 文件大小:2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0614-香港怎么了(4)香港未来能怎么样?(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香港怎么了(4)一个久居香港的北京人的看法
香港未来能怎么样?(上)
发表:澎湃新闻特约撰稿:王缉宪
2016-06-14
写到这里,希望给自己在前三篇《香港怎么了》提到的一些问题找找答案,或者至少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讨论。但由于想说的东西比较多,决定把未来发展部分分成上中下篇。
还是从经济部分开始。为了方便没有看过之前几篇的读者,让我先综述一下之前提出的一些关于香港经济的基本判断与反思。
第一,虽然香港当年曾经靠出口制造业跻身亚洲四小龙,但今天的香港回归并升级到了其本来的定位: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商业门户和枢纽。这个外向服务型经济的形成,来自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积极不干预”政策下的自由市场、重商文化、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合力。
第二,香港特区政府财政稳健,而香港是一个人口730万、经济已达到人均GDP五万美元(按PPP方式计算)或人均收入四万多美元水平的城市。以过去每年GDP增长2-4%来看,情况在全世界都是相当好的。但是,最近二十年,从对中国产品转口为主的贸易的依赖,到对中国内地“自由行”这种购物为主的游客的依赖,香港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发展自己在国际流通中的能力。
第三,政府靠高地价卖地而减少其他方面税收的做法,其实是将税收与物业租金挂钩。政府这种做法一旦推行便难以改变,这让早已认清此事本质的房地产商从中获利不菲,而昂贵的租金也令到制造业几乎绝迹。
第四,香港的资本和企业家早就走出香港,由此形成的离岸贸易额已超过香港本土GDP总量。但同时,香港年轻一代很少愿意到香港以外的地方工作。香港的人才精英集中到金融、法律、医疗、政府等行业或部门,这些行业和部门的特征是,在高地价社会仍然可以完好生存,稳定且收入高。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士则集中在旅游、零售、贸易、运输和物流等行业,这些都是直面陆港关系的行业,近期的政治和社会敏感事件很多都发生在这里。
上述判断是在谈“香港经济怎么了”的语境中提出的,主要是从香港内部看,它目前走到了一个什么地方。要探究香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机遇以及相应的措施,就要把香港放在一个更大尺度中,同时考虑香港本体和它的外部环境。
提升香港作为全球消费网络之区域枢纽的能力
今天,香港的角色与二十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香港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主要的服务对象变了。当年,香港向在珠三角建厂的港资/台资/合资出口加工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者服务,跨境的集装箱卡车(香港叫货柜车)来往穿梭,皇岗口岸忙得不亦乐乎,而港府加紧建设了连接深圳湾的西部通道及相关公路系统,以缓解公路能力的供不应求。当时的香港葵涌集装箱港、深圳的东西部港区都全负荷运行,以支撑这个世界工厂的运转。
瞬间二十年,东莞打个喷嚏全世界就感冒的时代已一去不返。珠三角与香港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之间的集装箱量只占目前该港口总吞吐量的四成。葵青港已经成了为班轮公司服务的中转服务港,中转量已达七成。从贸易额角度看,会发现,对香港而言,更重要的是空港。下图显示,香港商品对外贸易总额的四成是航空运输完成的,海运河运加起来才占两成。我分析过的更详细的数据显示,陆运与空运高度相关,而不是海运。也就是说,香港经济四大经济支柱行业中的两个,物流与贸易,越来越多地以提供高货值最终消费品相关服务为生。因此,我一直强调,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是香港经济的咽喉。
无独有偶,我们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香港的上市公司不是属于制造业,而是各种其他消费行业和服务行业。也就是说,作为香港最主要支柱的金融服务业,其直接服务的对象,也主要不是生产制造业(见表1)。这些数据和前面提到的贸易与运输的数据一起说明,香港已从一个主要服务于生产网络的枢纽变成了全球消费网络上的枢纽。
全球消费网络(Global work, GCN) 是笔者在今年美国地理学者年会(AAG 2016)上,根据近年的电子商贸而提出的一个分析框架,意思是世界上存在一个向最终消费者或最终消费地提供服务的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它既包括从企业向个体消费者(B2C)提供产品的供应链,也包括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供应链。假如这些个体是游客,那么,为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提供服务的网络就是供应链,、携程网、Airbnb等,。
自从越来越多的服务实现“互联网+”,网上购物与网上购服务正在改变着全球贸易的方式和出行的方式。它们与传统贸易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供应链更直接,少了中间环节:以往典型链条是:生产国的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消费国的批发商>消费国的零售企业>消费者。而在优化供应链时,并不把最终消费者考虑进去,因此重点放在如何从所谓买家(零售连锁店) 反推。但今天的网购,一方面,最终消费者直接参与,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直面生产国的电商,比如美国人在网上从中国速卖通(Ali-Express)上的网店(可能是产品制造或供应商)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