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定州旅游景点介绍.doc

格式:doc   大小:4,814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定州旅游景点介绍.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30 文件大小:4.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定州旅游景点介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元寺塔
文章来源: 点击浏览:140 次    定州旅游网
    定州开元寺塔位于中山东路的宝塔街中心,,为11层楼阁式建筑。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美誉。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宋太宗时(976-997年),开元寺僧人会能奉旨西竺取经,得“舍利子”归。咸平四年(1001年),皇帝诏会能建塔,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历时55年。其工程浩大,用材极多,有“砍尽嘉山(曲阳境内)木,修成定州塔”之说。因塔建于开元寺内,用来珍藏舍利和经卷,故称“开元寺塔”。北宋时期,定州地处边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有“天下十八道,唯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唯定州最重”的说法。开元寺塔“扼贼冲,为国门户”。登之可瞭望契丹,以料敌情,故又有“料敌塔”之别称。
    开元寺塔挺拔耸立,造型威武端庄。明宣德年间,知州袁瑄曾作诗云:“郡城南面梵王宫,突兀浮图倚半空。滱水无波看倒影,恒山有翠接危峰。顶安珠树迎朝旭,檐奏金铃听晚风。每上穹然绝顶处,固疑身到碧空中。”另有巡按陕西御史龚樊贤诗句:“缓步浮屠百丈中,荡怀柳絮杏花风。身从十二楼边过,目尽三千世界空。何处尘缘能我佛,此间心与太虚通。有时跨鹤还来止,更上青天第一重。”
   定州塔因神圣而美,也因美而神圣。人们更为它精彩绝伦的每一处细节所震撼。塔的形制为八角楼阁式,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身外部每层用砖叠涩挑出短檐,檐下悬挂风铃。塔身内部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中间形成回廊,上下两层之间内设升蹬梯道,穿过塔体回廊攀旋登高。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内绘壁画,男则怒目圆睁,大有驱邪镇恶之态;女则天资绝色,婀娜多娇。在塔座主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与名人题咏,原为45块,现存34块。塔的东、西、南、北面均开辟券门,其余四面辟棂窗。窗为大方砖雕琢而成,其上佛画均为开元寺僧人生活之场面,将不同性格的人物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最上两层八面开辟券门,为拱券式,设有砖雕门额、门簮。券顶上饰有桃尖形的香火烟气,逐层向上,且线条渐增,象征着“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佛门盛景。塔顶层呈八坡八脊式,每脊边各站一尊铁力士。其上为塔刹,,顶端有两个铜制宝珠和一个铜制宝顶组成。登临眺望,可俯瞰城池,统揽全市,“东观碧海连天,西看嘉山虎踞,北视滱水龙盘,南眺银河落地。”诚不愧古人称之为中山巨观。定州塔外观简洁,比例匀称,建筑装饰既整齐华丽又富有变化,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工艺别具一格的独创才能。
    定州塔的独特魅力,不限于眼见,更延展于耳闻。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都在丰富着人们对定州塔之神圣的理解和热爱。神仙修塔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为了供奉佛祖舍利,皇帝下诏修建开元寺塔,这可难坏了定州知州,于是急召能工巧匠进行谋划,该怎样修建。可是想了好多天,眼看马上要到皇帝规定的最后期限了,还是一个妙计也想不出来,气得知州把数十名工匠全给处死了。就只剩下一个工匠了,知州责令他三日内必须想出良策,不然也要被斩首。工匠愁眉苦脸地回了家。到了第三日,还是苦无良策,怎么办,借酒消愁吧。于是喝得酩酊大醉,迷迷糊糊中忽然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对他说:“我是土埋脖子的人了,本想帮你,可是力不从心呀。”说完,就不见了。工匠细琢磨梦中情景,茅塞顿开,从老人土埋脖子的话中悟出了“土囤塔”的办法。就是修建一层,土囤一级,一直到塔顶。据说梦中老人,就是木工的祖师——鲁班。他是为了点化工匠,才托梦给他。后来皇帝采纳了木工的良策,建成了定州塔。
    开元寺塔从建成至今,除风吹雨打、自然侵蚀外,还经历了雷轰、地震、人为等等的破坏,最严重的两次损坏一是发生在康熙59年,也就是公元1720年的6月8日的一次大地震,刹上宝瓶被震落,将塔体四面从上至下震开了二寸左右的裂缝。另一次是发生在光绪10年,也就是公元1884年的6月,由于多次地震和其它原因的影响,塔的东北角在这一年从上至下塌落,面积之大正好占塔体的四分之一(右图)。
    可以说,即使不在神话传说里,定州塔也已经变得神圣了,它已经超出了建筑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和特有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叙说着定州的历史和辉煌。
定州贡院
文章来源: 点击浏览:91 次    定州旅游网
   
    俗称考棚,位于城内东大街路北,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整的州属贡院。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院布局原为中轴对称式建筑群体,规模庞大,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大门两侧设东、西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