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6汽车发动机.pptx

格式:pptx   大小:67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汽车发动机.pptx

上传人:w447750 2018/5/30 文件大小:6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汽车发动机.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6 汽车行驶系的认识


返回
行驶系的功能与组成
(1)接受传动系统传来的发动机转矩并产生驱动力;
(2)承受汽车的总质量,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个方向的反力及转矩;
(3)缓冲减振,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4)与转向系统协调配合工作,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车架的功用主要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载重车和越野车多有车架,轿车一般采用承载式车身,用来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如图6一1所示的宝马轿车,车架与车身融为一体。
返回
下一页
行驶系的功能与组成

车桥主要功用是用来传递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各方向作用力,口前几乎所有的轿车、跑车都是断开式车桥,与独立悬架配合使用。车桥还包括转向桥、转向驱动桥、支持桥。

车轮主要由轮毅与轮稠及辐板组成。轮胎装在车轮上,承载汽车的质量与地面摩擦,产生附着力,同时起减振和缓冲作用。

悬架系统主要部件为弹簧和减振器。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主要取决于这两个部件。另外,一些高档汽车还采用了主动控制的悬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根据行驶条件控制车身高度及减振阻尼,从而提高驾驶与乘坐的舒适性。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行驶系的功能与组成
行驶系统可分为轮式、半履带式、全履带式、车轮履带式四种。

采用轮子与地面接触,绝大多数汽车采用轮式形式系统,是应用最广的类型。

半履带是指汽车的后桥采用履带式,前桥用车轮。
履带可以减少汽车对地面的比压,控制汽车下陷,履刺还能加强履带与土壤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汽车的附着力,提高通过性,主要用于在雪地或沼泽地带行驶的汽车。如图6一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行驶系的功能与组成

前后桥都用履带的称为全履带式汽车,如图6一3所示。

前后桥即可装车轮,也可装履带的,称为车轮一履带式汽车,如图6一4所示。
上一页
返回
行驶系的受力分析
轮式汽车行驶系统受力如图6 -5所示,汽车的总重力Ga。通过前后车轮传到地面,引起地面支反力Z1和Z2。当驱动轮受到驱动扭矩Mk作用时,通过车轮与路面的附着作用,即轮缘作用于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同时,路面对轮缘产生向前的纵向反力—牵引力F1牵引力除用以克服驱动轮的滚动阻力外,其余大部分经过桥壳和悬架传到车架。其中一部分用于克服空气阻力和上坡阻力,另一部分由车架经前悬架传到从动桥,作用在从动轮中心,使从动轮克服滚动阻力向前滚动,于是整个汽车便向前运动。
下一页
返回
行驶系的受力分析
由于牵引力是作用在轮缘上的,此力对驱动轮中心形成一个反力矩F1rk,并力图使驱动桥壳前端向上抬起。牵引反力矩经后悬架传给车架,结果使车架连同整车都有绕后轮中心向上抬起的趋势。由此导致了前轮上的垂直载荷减少而后轮上的垂直载荷增加。
同理,汽车制动时,制动力与驱动力方向相反,其作用结果恰好反之。
汽车在弯道上或横向坡道上行驶时,车轮与路面之间将产生侧向力,此力也是由行驶系承受和传递。
汽车要正常行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上一页
返回
图6一1汽车行驶系的组成
返回
图6 -2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返回
图6一3个履带式汽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