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装施工方案
给水排水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一、给水系统施工方法
(一)、工艺流程
(二)、施工作法
、吊架,按设计指定的固定位置及方式固定,以保证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
,逐个按厂家规格标准检查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清除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口处,作临时封闭。
(1)、室内暗设或埋地的管道在隐蔽前进行试压。各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试压。
(2)、各系统管道作水压试验,,~2倍,压力表安设在系统最低处,试压用水为清洁水,各系统试验压力,;结合给水材料耐压程度确定最终试压压力。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
(3)、试验合格后用清洁水对各系统管道进行冲洗,,水冲洗连续进行,以出口处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的目测基本一致为合格。管道冲出的脏物不得进入设备,设备冲出的脏物不得进入管道。
给水管道在使用前用每升水中含20~30mg游离氯的水灌满管道进行消毒。含氯水用漂白粉兑制,然后采用试压泵将含氯水压入给水管内。含氯水在管中留置24h以上。
二、排水系统施工方法
(一)、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管道预制→排水干、立管安装→排水支管安装→灌水试验
(二)、施工作法
1、排水塑料立管每层设置伸缩节与止水环;横支管上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线管段过2m时,设置伸缩节。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4m。
2、排水塑料管管端插入伸缩节处预留的间隙为:夏季5~10mm;冬季,15~20mm。
3、排水塑料管立管上伸缩节设置位置靠近水流汇合配件,立管穿越楼板处为固定支承时,伸缩节不得固定,伸缩节承口应逆水流方向。
4、按照设计要求的部位安设阻火圈。
5、排水塑料管的配管及粘接工艺,按下列规定执行:
(1)、锯管及坡口
(2)、粘合面的清理
管材或管件在粘合前用绵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处擦干净,使被粘合面保持清洁,无砂尘与水迹。当表面粘有油污时,须用绵纱或干布蘸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3)、管端插入承口深度
配管时将管材与管件承口试插一次,在其表面(试插时)划出标记,插入深度不小于有关规定。
(4)、胶粘剂涂刷
刷时轴向涂刷,动作迅速,涂抹均匀,用量合适,不能漏涂或涂抹过厚,冬季施工时尤须注意。涂刷先涂承口,后涂插口。
(5)、承插接口的连接
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立即找正方向将管子插入承口,使其准直,再加挤压。同时使管端插入深度符合所划标记,并保证承插接口的直度和位置正确,而且还保持静待2~3min防止接口滑脱。各预制管段节点间误差不大于5mm。
(6)、静置养护到胶粘剂接口固化为止。
6、排水塑料管堵塞时,不能使用带有锐边尖口的机具清通。
电气工程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一、电缆桥架施工方法
(一)、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金属膨胀螺栓安装→螺栓固定支架与吊架→桥架安装→保护地线安装→槽内配线→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二)、施工作法
,水平桥架保证水平误差不大于5/1000,总长度上偏差不超过5cm。垂直桥架保证误差不大于2/1000,总长度偏差不超过2cm。
,采取做防火隔离措施。
,,~。
,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该桥架上电缆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
,固定点跨距不大于2m。
、。
,~;,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在非直线段中部还须增设一个支架或吊架。
二、电缆敷设施工方法
(一)、工艺流程
(二)、施工作法
:
(1)、电缆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
(2)、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3)、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4)、电缆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根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
:
电缆型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