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油田开发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3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油田开发设计.doc

上传人:iris028 2018/5/30 文件大小:4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油田开发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1 概述 1
1
主要内容 1
2 油田概况 3
油藏地质描述 3
油藏非均质性评价 6
3 油藏工程评价 9
油藏地质储量计算与评价 9
容积法计算油藏储量N 10
储量评价 11
采收率的预算 12
开发层系的划分 14
开发方式的确定 15
驱动方式的类型 15
人工补充能量的选择 17
20
参考文献 21
1 概述

油气田开发工程基础是为资源勘工程查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既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方法,而且实践性又很强,可直接解决许多实际的工程问题。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我们掌握储层流体与岩石的基本性质、储层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动特点及分布规律、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内容、油藏动态分析方法、油井生产技术原理、注水及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了解油藏数值模拟的技术与方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原理及油气田开采的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使我们能够分析解决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常见工程问题。
油藏工程师采用工程手段来认识和研究油藏,又是采用工程手段来开发改造油藏的一门综合工程学科,是从事油田开发和开采的技术人员必须学****和掌握的一门专业知识。我们能够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最优生产技术指标及最佳的经济效果来开发油田。
近年来,一个大型甚至中型油田的开发,都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油田开发的各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其油田开发的理论和现代化的方法也在迅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技术,这门设计的重点是讲解油田开发方案和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动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1)油田概况




(2)油藏工程设计

采用容积法

采收率预算
评价:规模
储量丰度
单储系数
储层深度



形状
合理井距


2 油田概况
油藏地质描述
:鼻状背斜构
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现象称为褶皱(构造)。褶皱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在层理发育的沉积岩中表现更明显。它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形式。背斜构造是常见的油气藏类型或构造圈闭类型。褶曲是褶皱一系列弯曲中的单个弯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按其形态可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的岩层老,向两侧岩层对称的变新,两翼岩层向背倾斜。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的岩层新,向两侧岩层对称的变老,两翼岩层向内倾斜。褶曲分为剖面上的褶曲和平面上的褶曲。而平面上的褶曲有线状褶曲、长轴褶曲、短轴褶曲、穹窿、鼻状构造和构造盆地六种。此油田属于鼻状背斜构造。
鼻状背斜构造的特点是:褶曲的枢纽一端抬起,另一端下倾。在地质图上的岩层分界线和构造图上的等高线,表现为枢纽下倾端闭合,抬起端敞开。

油气刚刚生成以后,常常呈分散状态,分布于地层中,若不能集中起来是形成不了油气藏的。只有当这些分散的油、气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运移到储集层中,在储集层中受浮力和水动力等作用继续运移,遇到适宜的地质场所聚集起来才能形成油气藏。我们把这种适用于尤其聚集、能够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活动的流体,它们在自然环境中能够从一个地方运移到另一个地方。运移着的石油和天然气,如果遇到阻止其继续运移的遮挡物,则停止继续运移,并在遮挡物附近聚集,形成油气藏。所以从油气运移的角度来看,圈闭是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那里储存起来成为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也可以说圈闭是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者更形象地说,圈闭是储集层能作为盛装油气的容器部分。

此油田有十个层位,油层顶深2195m,最深处为2257m,。
储层厚度:此含油层位不均。

储集层有效厚度:储集层中具有工业性产油、气能力的那一部分厚度,储集层有效厚度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性标准,扣除其中的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储层厚度,最大厚度,平均厚度。

所谓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空隙体积(或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用希腊字母表示,其表达式为
(2-1)
常用的求平均值的方法有三种:算术平均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