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5/6/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必修一专题一复习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一历史备课组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课标: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夏朝统治维持了四百多年。后来商灭夏,商朝统治历时六百年左右。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都镐京,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
(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或“封建诸侯”。武王把(王畿以外)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圣王之后及亲周的商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分封对象:功臣,王族, 先圣王之后及亲周的商代贵族。
(4)权力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5)作用与影响: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6)崩溃瓦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基本内容:(参见课本)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最主要特点):周王称“天子”,世代以嫡长子相传,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类似的关系。
②形成大、小宗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最高领袖。
③宗法等级制: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宗法等级。
④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
(4)意义:
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来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内涵体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
(1)二者互为表里;
(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3)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形成及其影响。

(1)原因: ①商鞅变法奠定秦统一的基础; ②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③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过程:①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②南征北战,开拓疆域(参见课本相关内容)
(3)疆域图:(参见课本相关内容)
(4)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始皇帝”的来历
(1)名称来源:秦王嬴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为了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传承,永掌政权,创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
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皇权: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等;调动军队。
(4)影响:被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1)“三公”职能:
①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虚职)
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等。
(2)“三公”制的实质: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

(1)建立过程:春秋战国出现;秦朝时全国推行
(2)概况:①“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②“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同级地方行政机构“道”)
③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亭”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不是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①实行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