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文档名称:

德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75KB   页数:1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德育论文.doc

上传人:bdjigr52 2018/5/31 文件大小:2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孩子开启一爿快乐之窗
——浅谈幼儿情商之家庭教育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爸爸妈妈们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孩子教育方面往往会不遗余力,让孩子学英语、学音乐、学舞蹈,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恨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十项全能的小神童。可是,父母们在培养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另一种教育——情商。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最终能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成就的人、幸福的人,情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近年来,博士生、硕士生因压力大而跳楼、虐待动物甚至杀人的新闻屡见报道,甚至小学生因完不成作业或考试不理想而自杀的报道也不新鲜。这些都是情商教育失败而在遇到挫折时不能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从而导致心理扭曲、走向极端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究竟何谓情商?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通俗点讲,情商教育也就是培养孩子有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向上的性格。拥有健康人格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百折不挠,健康快乐的成长。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育儿中的一些心得,与爸爸妈妈们一起探讨。
一、一家人要相亲相爱
一位老教育学家颇为深刻地说:"只要有一个欢乐和谐的家庭气氛,我可以断言子女没有一个不成才的。"有一位教育先行者的见解十分精辟:"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良好的家庭气氛是促使子女学业进步,升学顺利的重要条件。"
生活在一个欢乐祥和的家庭里的孩子,每日感受爱的氛围,他眼里的世界自然是快乐安全的,他所认知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充满爱的。相反一个整日生活在充满吵骂、暴力或冷战的家庭的孩子,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恐惧和冷漠的,这样的生活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平心而论,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家庭气氛和谐欢乐,心平气和地与子女相处,但做到这一点却是不容易的。常常我们会将工作中的一些压力与不快带到家中来,稍稍不注意就会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发作,甚至拿孩子撒气。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我与老公大吵,盛怒中忘了睡梦中的孩子,两个人的嗓门越来越高。事后发现孩子早就被吵醒了,一动不动地倦在被下,惊恐的眼睛里满是泪水。看着被吓坏的孩子,我和老公一下子就后悔了,发誓以后再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的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前几年一直在外地,孩子习惯了和妈妈一起生活的日子。后来,我调到了她爸爸工作的地方,孩子开始很是高兴。可后来发现爸爸是比较严厉的,老爱批评她,于是,她就有点排斥爸爸,开始盼着爸爸出差,常常抱怨:爸爸在家就没个好天。我和老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边爸爸努力改正自己较粗暴的教育方法,一边加紧培养爸爸跟孩子的感情,比如爸爸常买点小东西给孩子以奖励啦,带孩子出去玩啦,等等。同时,我还要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两个人都爱他,大家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渐渐的,
孩子再也不提让爸爸出差的话了。有一次,我发现爷俩儿在床上叽叽咕咕,就好奇地问:“你们在说什么啊?”孩子冲爸爸挤挤眼,说:“这是我们的秘密!”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这所学校里,没有一定的课程。然而,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父母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及父母的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孩子。
孩子学习、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模仿,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鲁迅先生曾尖锐地指出:"父母不仅可以把自己的优秀品质传给后代,其恶劣性,不良性格,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试想,你成天打麻将成瘾,却要求孩子勤奋努力;你对人脾气粗暴,老爱训人、打人,却要求孩子听话,乖巧;你虐待老人,却要求孩子孝敬你,这可能吗?所以,父母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
孩子的良好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由家长做起。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我们家里,大人从不胡乱许些诺言来哄骗孩子,说到就得做到,这样一来,孩子也就学会以诚实守信要求自己。
三、坚强自主不溺爱
其实不能溺爱孩子,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一位妈妈说出了大多数父母的心声:"我们小的时候条件不好,现在条件好了,孩子需要什么我们都满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