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寿县调查报告
关于寿县民间文化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年5月27日调查地点:安徽省六安市寿县调查对象:寿县古城民间文化在学习了《民间文学》这门课程,我们的任课老师为了让我们亲身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亲身的去探索民间文化,于20**年5月27日和陈尚达以及黄克顺老师一同带我们去参观了寿县古城,带我们感受古城的魅力。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战国后期楚国迁都于此。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博物馆内更有许多珍贵的收藏”。二寿县著名的古城墙在经过了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达寿县的第一站——春申广场,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寿县又名寿春,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的封地。位于春申广场北面不远的地方,就是寿县的北大门“通淝门”以及城墙,登上城墙,使我们亲身领略了一下古城墙的风采。登上城墙,漫步在城墙上,走过历史人物走过的路径。据史料记载,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盘式布局的一座宋城。明清以来,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断进行整修。它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古城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寿县地处南北冲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历史上这里战争频仍,公元383年的秦(前秦)晋(东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麓,寿阳城下。这场战争不仅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
强的著名战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典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和可为凭吊的历史遗迹。三寿县报恩寺我们的第二站是报恩寺,报恩寺坐落在城内东北偶,旧名崇教禅院,或名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一万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四文庙五寿县博物馆寿县博物馆是以收藏寿县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主为,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亦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各类藏品一万多件(套)。其中一级品162件(套),二级品163件(套),三级品1443件(套)。收藏的“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都是镇馆之宝,尤其是青铜器和楚金币的收藏是馆藏文物一大特色。六安丰唐安丰塘位于寿县县城南30公里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安丰塘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对后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千百年来,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安丰塘环境清新而幽雅。良田万顷、水渠如网;环塘一周;绿柳如带;烟波浩淼;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庆丰亭点缀在平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