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2008[1].5高三化学目标上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5,124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1].5高三化学目标上答案.doc

上传人:iris028 2018/6/1 文件大小: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1].5高三化学目标上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市朝阳区
学习目标与检测
(高三化学)
高中化学教研室
第一部分高三化学第三册
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B
C
B
B
C
A
B
A
A
B
B
D
D
D
B
17
18
C
C

2. 4、 2、 1:2、正四面体、 12。

金属晶体
1
2
3
4
5
6
7
8
9
A
D
C
B
B
B
D
D
B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A
C
D
C
B
C
B
C
B
C
A
B
B
.(1)(2)(3)(4)(5)
2.(1)氧化镁熔点远高于氯化镁,故电解熔融的氧化镁将需要更高的温度,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不存在离子,故不能电解
(2)将氯化镁、氯化铝晶体加热熔化,用石墨作电极分别进行导电性实验,氯化镁导电属于离子晶体,氯化铝不导电属于分子晶体
3.(1)防止硫酸铜吸收空气中的水份
(2)(用托盘天平)
(3) A D
80(m1-m2) / 9(-m1+m2)
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一节胶体
一.
1
2
3
4
5
6
C
C
D
D
D
B
.
溶液
胶体
悬浊液或乳浊液
小于1 nm
1 nm~100nm
大于100nm
分子、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能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直至变成红褐色溶液

用半透膜做渗析,不断更换烧杯中蒸馏水,直至在更换下的蒸馏水中滴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则证明胶体中氯离子已分离完全。
3.(1)④⑧(2)②⑤⑥⑦(3)①③
4。(1)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3+ ,用pH试纸检验,变红色说明有H+ 。
(2)渗析将胶体装入半透膜中,然后至于蒸馏水中。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C
C
A
D
C
D
B
C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C
C
B
B
C
B
D
二、填空题
1。(1)用pH试纸测定其pH,pH > 7,证明发生了水解反应。
(2)加热后,再用pH试纸测定其pH,pH减小,证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3)用聚光束仪,有丁达尔现象,证明是胶体。

第三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C
A
B
B
D
C
A
C
C
B
D
C
C
D

1. 1:2
2 .(1) ④; 3H2O2+Cr2(SO4)3+10KOH = 2K2CrO4+3K2SO4+8H2O
(2) ③;
(3) ①这一反应可看作是强酸制弱酸的反应。
3.(1)加液氨后,使HClO部分转化为较稳定的NH2Cl,当HClO开始消耗时,该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又产生HClO进行杀菌,所以加液氨可延长液氯杀菌的时间。
(2) 2NaClO3+4HCl = 2NaCl+2ClO2↑+Cl2↑
4. MnO4- ; Fe3+
5. 2,4,1,4,2 锰
6. (1) 2,5,3H2SO4,2,1,5,3, (2) 1,10,2,3,10,2 (3) 3,4,18,3,4,8H2O
(4) 3,22,6,10,3,8, (5) 3,2,2,16,2,
三. 计算题 1。 1:3

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D
B
C
A
B
A
D
B
C
D
D
B
B
B

二、.1. 2H++SO42-+Ba2++2OH- = 2H2O+BaSO4↓; Ba2++SO42-=B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