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30万年薪的30岁.doc

格式:doc   大小:173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0万年薪的30岁.doc

上传人:iris028 2018/6/1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0万年薪的30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0万年薪的30岁
要做到最好,一定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一开始就要选对行,越早越好,即便暂时的代价很大,但你如果迟疑的话,以后的代价就会更大。
第一篇马屁股的哲学
第一篇马屁股的哲学
要做到最好,一定是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一开始就要选对行,越早越好,即便暂时的代价很大,但你如果迟疑的话,以后的代价就会更大。职场经历就是一个熬字,意味着在错误的时间里不要做错误的事,两者同样的看似简单实则艰难。
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灯,公司里一片灯火通明。走出我那间办公室,看见大厅密密麻麻的隔断里面还有几个同事在加班。多数人都下班走了,剩下的这几个也就不再有什么拘束,声音不知不觉就放得开了,这在平时可是不行的。
他们见我走过来,马上收敛了一些。我看着这几个同事,多是刚刚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一个个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样子。其中的两个因为在一个问题上看法一致,还来了一下击掌,好像是最好的partner。
这个镜头突然让我有些伤感。我已经30岁了,而立之年,仿佛转眼之间跨越了一个时间的门槛,一切都和以前大有不同。我还有partner吗?也许还有,但仅仅是同事关系。人到30,早已不再把同事当朋友,也不再轻易地发表任何意见,对别人的话最多也只接受一半,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打落牙齿吞到肚里,学会了卑恭屈膝,也学会了残忍。
这一切,可能都是刚入职场的那些年轻人想像不到的,包括我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根本无从想像。热诚与进取心被岁月打磨成了这副样子,当初谁能想到呢?但人在职场,就不得不如此,那些成功的人其实在30岁之前更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前几天见了一个投资公司的副总。他在江湖上漂了好多年,从原来一无所有做到上市公司的销售副总,接着自己出来做,遇见一个有钱的香港人,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自己占了30%的股权。现在在走上层路线,据说在运作省级领导的升迁。他的话我只听进了一半还不到,但是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的经历却让我刮目相看。简单说就是,他闯进大学里曾有一面之缘的厅长的办公室,被羞辱了一个月后,终于拿到了他的批条。也许强者就是被羞辱出来的。最后,我们愉快地讨论了关于做人的善与狠的辩证关系,并对今后的业务合作达成了一种口头上的协议(当然变现的可能性极小)。
刚刚在社会上打拼,除了纯粹技术型的人才,一般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无非两种。一种是做一个创业者,也就是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关系和财富之后,自己来做老板;另一种则是职业经理人,拿着高薪甚至股份为别人的公司打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级打工仔”。
拿一万元创造出一亿的财富,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创业者,如陈天桥。
从倒水扫地做起,做到令人相信他有掌控十亿资金的能力并把生意交给他打理的人,我们称之为职业经理人,如唐骏。
自己道路的选择,自己往往无法作主,有太多偶然的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无论用偶然还是必然来形容陈天桥(史玉柱/黄光裕/唐万里/……),都是不妥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仅此而已,做到却何其艰难!
有的人做到了,于是他功成名就。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到,于是他注定郁郁寡欢、庸庸碌碌。
下午有个刚来上班还不到三个月的应届毕业生,男的,来我的办公室里找我,递出了一份辞呈。他辞职的理由是,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他。
说实在的,我很佩服他的勇气。要知道,他的自身条件并不过硬,本科毕业而已,又不是名校,专业也不是热门,这样的资历在北京可是大把抓的。而我们这家公司呢,是一家知名的外企,待遇高,工作体面,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每次的招聘会上,我们的展台都被人围得满满的,简直称得上水泄不通了。可他为什么还要辞职呢?
他的理由背后的准则就是那条“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他对我说,公司虽然很好,经过这不到三个月的工作,他觉得并不适合他的发展。他虽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甚至坚持下去还有升职的可能,但这里的工作与他的性格和志趣不相符合,他虽然能够做得好,却不能够做到最好,因为要做到最好,一定是要做那些与本人的性格和志趣极为投合的事情。他希望在时间还不太迟的时候就为自己解决掉这个问题。
我批准了他的辞呈,并且表达了希望与他继续保持联络的意思。这并不是客套话,而是因为从这件事让我真的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在他这个年龄能认识到并且真正做到这一点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我当年的同学有些已经成为了比较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在不错的公司里拿着20万甚至更多年薪。但他们中的多数都很不快乐,有一位甚至还去看过心理医生。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留恋已经获得的不错的岗位和薪水,却没有太多地考虑到自己是否“入错了行”。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工作上很有成绩,但这工作实在不适合本身的性格与志趣,他们咬牙去做可以做得不错,可以获得一份旁人羡慕的薪水,但做得并不快乐,而且非常吃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