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走近鲁迅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近鲁迅教案.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18/6/2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近鲁迅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膜拜到走近——《走近鲁迅》综合学习活动
授课教师:单国华
1、知识目标:通过交流“研究心得”进一步深入了解鲁迅笔下经典形象旁边的群体形象——看客。从“看”与“被看”的角度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全新审视。
2、能力目标: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看客”形象中体会鲁迅先生“立国先立人”的深沉而炽热的爱国情感,感受鲁迅先生崇高的报国之志、爱国之举。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立国先立人”的大情大爱,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和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步骤大致分为六个环节:导入、温故、交流、知新、感悟、作业。
导入:
这几天学校颇不宁静(仿《荷塘月色》朱自清语),以下是校长室行为规范整治通报(摘录)(幻灯片1):10汽修(1)班学生李阳晚就寝熄灯后故意挑起事端,引发与本宿舍学生张俊肢体冲突,也是他,在极不冷静情况下,竟想动用锉刀作利器解决问题,幸被值日老师及时发现,避免了不测后果的发生。令人费解的是学生会学生章翼等人,在冲突现场,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在老师赶到事发现场之时,竟帮助他人将锉刀藏匿于下水池中。(材料中人物均用化名)
这一幕与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场景何其相似,让我们为鲁迅先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因为鲁迅早在上个世纪就对看客予以刻画,对国民的劣根性痛加批判。(幻灯片2)
插入播放《命运交响曲》,同时展示:
①郁达夫《怀鲁迅》中的名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②中国一位著名作家访问韩国时,向陪访的韩国的教授赞扬韩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这教授高兴的同时却又遗憾,说:“我们没有鲁迅!
③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这是我文学和人生的最大愿望”(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齐读郁达夫的名言,在良好氛围中教师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走近鲁迅(幻灯片3)。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注意到我用了“从膜拜到走近”这样的标题,长久以来,对鲁迅是膜拜的态度,就像这个背景天坛,高高在上,让人仰望,让人敬畏,实际是隔膜的,但先生不需要我们顶在头上供着,需要去走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幻灯片4让学生感知鲁迅形象)这是先生的遗愿,也是我们的目标。
(幻灯片5)(揭示学习目标)
二、温故:回忆先生教诲
提问:
记得先生的哪些名言?(不设标准答案,可让学生自由谈,说出一两条即可表扬)
提示: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幻灯片6展示)
鼓动:希望同学们在这个课堂上勇于展现自己课外收集的信息,大胆地说,大声地说,不要做看客。(幻灯片7)
三、交流(课前安排学生借助图书馆和网络搜集相关信息)
提问
1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
2作品中有哪些人物让你记忆犹新?
3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深刻?
此时的课堂应是开放的,不设预案,让学生同桌之间,组与组之间充分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重点引申:这些人的身边总有一些旁观者,是鲁迅着力描绘的。
个体典型形象身边的群体形象——看客。
关于“看客”的文字描写(幻灯片8,9,10),作简单介绍分析
1、回顾课文中描写看客的片段(请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