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消化性溃疡.ppt

格式:ppt   大小:1,36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化性溃疡.ppt

上传人:sxlw2014 2018/6/2 文件大小:1.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化性溃疡.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节消化性溃疡
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和麦克尔憩室。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此称为消化性溃疡。
因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因此又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病基本原理:胃、十二指肠粘膜局部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
(一)损害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药物;饮食失调;吸烟;精神因素;幽门螺杆菌。
(二)保护因素:胃粘液—粘膜屏障;粘膜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细胞的更新;前列腺素。
(三)其它因素: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
胃酸和胃蛋白酶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决定作用,但GU侧重于保护因素削弱,而DU则侧重于损害因素增强。
溃疡发病 机制图示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形态 S形的螺旋弯曲菌,头端有二根鞭毛 定居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和黏液底层,在胃型黏膜(胃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定植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子
定植因子螺旋形菌体鞭毛
黏附因子及胃上皮细胞有黏附因子的特异性受体
损害因子尿素酶空泡***(VagA)蛋白
细胞***相关基因(CagA)蛋白
Hp的黏液酶 Hp的脂多糖具有内***的作用
Hp的酯酶和磷脂酶A Hp产生低分子蛋白
Hp可激发机体产生抗体
Hp感染可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同时也损害了局部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导致溃疡发生。
溃疡显微镜下观
胃酸和胃蛋白酶
胃液pH>4时胃蛋白酶原即失去活性 DU BAO↑MAO↑ GU BAO 和MAO可正常、↓、↑ DU胃酸分泌增多的因素: 壁细胞总数增多 壁细胞对酸的刺激敏感性增强 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抑制机制有缺陷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三、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
(一)症状:
1、上腹痛:注意DU与GU的疼痛在性质、部位、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及一般规律上的鉴别。
2、其它胃肠道症状:
3、全身症状:
(二)体征:
(三)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梗阻、恶变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比较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gastric ulcer GU) (duodenal ulcer DU) 部位胃窦小弯十二指肠球部 大小< < 年龄年龄较大,比DU晚10年好发于青壮年 发病率少见约1:3 多见 发病季节秋冬和冬春之交
溃疡镜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