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追问文本,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5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追问文本,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论文].doc

上传人:luciferios08 2018/6/2 文件大小:1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追问文本,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追问文本,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
追问文本,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
陶金花
追问,一般指的是追根究底的查问,多次的问。有学校将“追问”作为一种课堂研究的特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追问”往往被定义为:对前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旨在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某个问题,从而掌握知识,达成目标。
笔者认为“追问”旨在引导学生推翻前次问题的理解,关注文本信息,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对本已接受的知识质疑:这样对吗?这样合适吗?还有没有什么深意呢?通过这些追问掘出含藏于文字背后的深义,通过这样的追问培养学生“与文本深刻对话”的良好****惯。
一、“是否多余?”——追问出文本的写作意图
小学高年级语文书中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学生往往关注的都是课文的情节,就好像看故事,也能说出发生了什么事,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但这只是非常浅层次的阅读体会,就好比看过一个故事以后能够说出其中的好人与坏人,这与看得有多深入,读得有多仔细的关联不大,也很难从中****得方法,提高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向文本追问,追问有些语句是否多余。如笔者在教《爱之链》(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时就追问:“同学们,乔依在安慰老妇人时为什么要特意加上一句‘我叫乔依’,不是说做好事不留名吗?这一句加得是否多余?”问题一出,学生不得不继续研读文本,然后发现:老妇人此时是紧闭双眼,全身发抖,心里充满恐惧。有学生说,乔依加上这一句自我介绍显得非常亲切,能够消除老妇人的紧张感。还有学生说是为让老妇人放心,若有什么问题能找到他……大家七嘴八舌,说着说着就明白了乔依帮助老妇人是出于真心诚意。在此基础上我又追问:第四小节中写“乔依没有穿袜子”一句是不是显得很多余?这和修轮胎关系不大。学生很快就找出后文写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懂得了写“没穿袜子”是为后文作铺垫。
通过这样的追问解读,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个字的写作都有它独到的用处,仔细咀嚼这些文字真是非常享受。慢慢地,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得了作文的方法。
二、“真是这样吗?”——追问出文本的潜藏信息
有些课文光看表面是不能深刻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的,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一旦触及本质,对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形象把握就像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追问课文表面信息——真是这样吗?笔者在教授《负荆请罪》一文时,和学生一起讨论第一幕的主要问题: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学生找到韩勃的话证明蔺相如真的很怕廉颇,还补充说廉颇是武将,蔺相如应该会担心自己的安危.、很快这种论点被推翻,因为学生又找到蔺相如说的话:“我秦王都不怕,害怕廉颇吗?”借机我又补充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则小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确信蔺相如不怕廉颇。这时,我抛出一个问题:他真的不怕吗?他不怕廉颇,那他躲什么?如果说他还是怕,那他怕的是什么呢?学生恍然大悟,他怕和廉颇“失和”,导致国家覆灭。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和文本对话时经历了心理体验,已经真正走进了蔺相如的内心,明白了他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高尚品质。
反复对话文本,反复质疑文本,反复内心体验,最终悟出真意,这样的过程真的很可贵,一遍遍碾磨文字,掘出了文字背后的信息,将课文读厚了。
三、“可以改写吗?”——追问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