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土壤环境监测.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壤环境监测.doc

上传人:mazhuangzi1 2018/6/3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壤环境监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壤环境监测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土壤组成和背景值;
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的原则;
掌握土壤常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重点内容:
土壤背景值、腐殖质、采样点布设、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试样含水量,锌、镉、铜、***等金属,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本章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5. 1 土壤环境监测的意义
土壤是人类文明之源,土壤的污染破坏导致了部分地区文明的衰落,土壤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基础,污染的土壤不会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在我国,水土流失是中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面积达375多万km2;受重金属、农业化学品、酸沉降、放射性、矿物油、致病微生物等因素产生的污染面积达3亿亩,相当于耕地的1/5。
-2cm/100年,一旦污染破坏,在短时期内无法弥补;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一切生态系统的基础。
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土壤的组成
1. 土壤矿物质
(1)原生矿物:岩石经过物理风化而被破坏成碎屑,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变化。
(2)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过化学风化形成的新矿物,矿物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有所改变。
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等
土壤的质地组成:沙砾、粉粒、粘粒
2. 土壤有机质:
3. 土壤生物
4. 土壤溶液土壤空气
土壤的基本性质
1. 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胶体、交换吸附、有机物和气体吸附
2. 土壤酸碱性
水、碳酸、有机酸等解离和酸式盐的水解、酸雨等能土壤酸化,碱式盐的水解碱化土壤。用土壤pH值大小衡量。大多数土壤pH值在4-9之间。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33°),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
土壤之酸性的主要原因:H+,Al3+,有机酸,酸雨污染
3.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多相氧化还原体系,虽属化学反应,但很大程度上是由生物参与的—如氮体系变化有硝化细菌参与。由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衡量。 Eh越大,土壤处于氧化态,反之,处于还原态。
土壤中的氧化还原性受土壤中易分解的有机质和易氧化或易还原的无机物质以及pH等因素的影响。
4. 土壤的缓冲性
土壤是一个包含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多组分开放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包含了众多的、以多样方式进行相互作用的不同化合物,在固液界面、气液界面发生的各种化学、生物化学过程,通常均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土壤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对酸碱有缓冲作用,对氧化还原物有缓冲作用。
狭义:对酸碱的缓冲
广义: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对营养元素、污染物质、氧化还原等同样具有缓冲性,具有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5. 土壤背景值
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表达方式目前还不统一,有几种方法,但我国用得较多的一种是用土壤样品平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偏差表示。
土壤污染物的监测控制
1. 监测目的
判断土壤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污染物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