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诉讼时效.ppt

格式:ppt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诉讼时效.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诉讼时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诉讼时效
第一节诉讼时效概述
第二节诉讼时效期间
第三节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第一节诉讼时效概述
一、时效概述
二、诉讼时效的概念
三、诉讼时效的效力
四、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
一、时效概述
1、时效的概念: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存在于一定的期间后,即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
2、时效的特征: ①是法律事实;②是事件;③具强制性。
3、时效的条件: ①有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②该事实状态在一定的期间持续地存在。
4、种类:①取得时效;②消灭时效。
二、诉讼时效概念
1、概念:指权利人若不在法定的期间内行使其权利,即不能请求法院强制保护该权利的法律制度。
2、意义: ①稳定法律秩序;②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③避免证据灭失。
3、除斥期间: ①概念: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内不行使该权利,期间届满后,该权利即归于消灭。②与诉讼时效期间的区别:效果不同(除斥期间届满后,导致权利消灭);期间性质不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与延长)。
三、诉讼时效的效力
1、三种立法例:①实体权利消灭论(日本民法);②抗辩权产生论(德国民法);③诉权消灭论(法国民法)。
2、我国民法采胜诉权消灭论。①诉权可分为起诉权(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与胜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权)。②权利人仍享有起诉权。③胜诉权消灭后,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民通138)。④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效力不及于其从权利(如担保物权)。
三、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
1、时效的适用范围:又称诉讼时效的客体。各国立法和学说不一。一般认为仅适用于请求权,而不适用支配权、形成权等。
2、债权请求权:基于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所生之债权,均适用诉讼时效。
3、物权请求权:基于物权所生之请求权,如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排除妨碍请求权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二种。
4、人身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有不同意见。
第二节诉讼时效期间
一、时效期间的概念
二、时效期间的种类
三、时效期间的起算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1
1、概念: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能够依法请求法院予以保护其权利的时间段。
2、特征: ①法定期间;②可变期间;③权利受法院强制保护期间。
3、期间的计算方法:分自然的计算法和历法的计算法。自然计算法,一日之长,为24小时,一星期为7日,一个月为30日,一年为365日。历法计算法,按照公历的历法进行计算。我国规定按照公历的年、月、日、小时来计算期间。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2
4、期间的开始。期间的开始日,为期间的始期。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采即时计算方法。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从下一天开始计入期间。
5、期间的终止。期间的末日为期间的终止日,又称期间的终期。终止日的确定,因自然计算方法或历法计算方法的不同,或因期间始期的不同,而有不同。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
1、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在我国,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民通135)。
2、特殊诉讼时效:指法律规定仅适用某些特殊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分短期时效与长期时效。前者短于二年,有一年、六个月甚至一个月;后者长于二年,如四年。(民通136;合同法129);
3、最长诉讼时效:时效期间为二十年(民通137)。(有人认为不是时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