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容忍与自由.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容忍与自由.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容忍与自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容忍与自由
一、作者简介
胡适(1891一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为白话文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chu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蒋廷〔fu2〕、丁文江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二、背景简介
胡适的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台湾出版的《自由中国》1959年3月14日第26卷第6期。
《自由中国》鼓吹自由、民主和宪政,批评时政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在当时思想文化界有重要影响,并成为销量最大的政论刊物。由此引发了执政当局的不满,1960年《自由中国》被查封停刊,主编雷震则被拘捕判刑。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正在美国开会,在答美联社、合众社记者问时表示,雷震案不应由军法审判。胡适回台湾后接见记者,认为《自由中国》为了争取***而停刊也不失为“光荣的下场”,雷震办《自由中国》已成为***的象征。胡适此文的发表与查封相隔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胡适文章的立意显然是针对查封行为的时代背景的。
三、讲述课文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14)主要说明了“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所举的例子是十七岁的时候痛骂《西游记》的例子。
第二部分(15-21)指出人类的****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提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所举的例子是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赛维图斯的例子。
第三部分(22-完)指出对“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的主张绝对是正确的)”的态度和看法。这种主张明显是错误的,所举的例子是陈独秀提倡白话文而不容他人讨论的例子。
第一部分重点:1、中心论点: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所举的例子是我引用《王制》中的话痛骂《西游记》《封神榜》中的有神论观点,以及后来我对《王制》的本质有了深的认识,通过切身的体会提出了容忍是非常重要的。
2、翻译:“假借鬼神论的名义经常去迷惑他人的人,要杀。”我特别奇怪,在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掌权者,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普救世间能够阐明事理的人,却糊里糊涂的不加注意,让那些惑世诬民的学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