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精品】实验4-1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33.ppt

格式:ppt   大小:89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实验4-1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33.ppt

上传人:qsrkmc24 2018/6/4 文件大小:8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实验4-1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33.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4-1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制作:林伟华
-像距法测定凸透镜焦距
(两次成像法)测定凸透镜焦距
-像距法测定凹透镜焦距



-像距法测定凸透镜焦距(测量5组数据)
式中s、s’、f 分别为像距、物距、像方焦距。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符号,我们规定:光线自左向右传播,以薄透镜中心为原点量起,若其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一致者为正,反之为负。运算时,已知量须添加符号,未知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断其物理意义。
(两次成像法)测定
凸透镜焦距
式中D、Δ、f 分别为物像间距、凸透镜两次移动间距、焦距
-像距法测定凹透镜焦距 (测量5组数据)
:
由于应用薄透镜成像公式时,需要满足近轴光线条件,因此必须使各光学元件调节到同轴,并使该轴与光具座的导轨平行,“共轴等高”调节分两步完成:
(1)目测粗调:把光源、物屏、透镜和像屏依次装好,先将它们靠拢,使各元件中心大致等高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物屏、透镜、像屏的平面互相平行。
(2)细调:利用共轭法调整,参看图2,固定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使D > 4f,在物屏与像屏间移动凸透镜,可得一大一小两次成像。若两个像的中心重合,即表示已经共轴;若不重合,可先在小像中心作一记号,调节透镜的高度使大像的中心与小像的中心重合。如此反复调节透镜高度,使大像的中心趋向小像中心(大像追小像),直至完全重合。

光具座
光具架
十字物屏
接收屏

、像距的符号。
,测量时要准确地对成像进行判
断,计算时注意物距像距的符号。
,往往会出现5个计算结果相
差很大的情况,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以下三点,来避免出现
上述错误:
1.)首先让凸透镜成一个缩小(或等大)实像,因为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子容易确定,对于凹透镜来说,就是物的位置变化小,这样物距引起的误差就小。
2.)凹透镜离凸透镜成像的位置要尽量近一些,这样最终所成的像的位置也就近一些,并且成像也相对的清晰。
3.)通过对公式的分析得知: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因此在移动凹透镜时,尽量让凹透镜沿一个方向移动,则测量像距时有规律可寻。
D1z-w*t!qYmVjSgOdLaI6F3B0y)v%s#pXlUiQfNcK8H5E2A+x*u$rZnWkThPeMaJ7G4C1z-w&t!p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bK8H5D2A+x*u$qZnWkShPeMaJ7F4C1z)w&t!pYmUjRgOcL9I6E3B+y(v%r#oXlTiQeNbK8G5D2A-x*t$qZnVkShPdMaJ7F4C0z)w&s!pYmUjRfOcL9H6E3B+y(u%r#oWlTiQeNbJ8G5D1A-x*t$qYnVkSgPdMaI7F3C0z)v&s!pXmUiRfOcK9H6E2B+y(u%rZoWlThQeNbJ8G4D1A-w*t$qYnVjSgPdLaI7F3C0y)v&s#pXmUi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7G4D1z-w*t!qYnVjS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