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银行 第四部分 财务 统计基础知识 何晓宇 新版.ppt

格式:ppt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银行 第四部分 财务 统计基础知识 何晓宇 新版.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5/6/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银行 第四部分 财务 统计基础知识 何晓宇 新版.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银行招聘考试
第四部分财务、统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会计总论
第一节会计基本概述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四、会计的对象与要素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资金运动。
(二)会计的要素
(1)资产。
(2)负债。
(3)所有者权益。
(4)收入。
(5)费用。
(6)利润。
五、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上假设企业法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
(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五)权责发生制假设
以权利或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来判定、安排经济业务是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后的位置。
六、会计等式的表示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在利润分配后,会计等式变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七、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打破基本会计等式所表达的平衡关系。
第二节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按照其经济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标志。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1)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各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和使用方法,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部分的客观性质划分。
(2)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两个级次。
二、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账户是指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手段。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通常,将账户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左右两方,用以登记有关资料。其中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加额和减少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余额。分为: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第三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记账方法是运用账户登记经济业务的手段。记账方法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账户中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