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叔叔于勒
法国
——短篇小说
莫泊桑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世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
主要作品:
如:《羊脂球》(1880)(成名作) ;
《一家人》(1881);
《我的叔叔于勒》(1883);
《米隆老爹》(1883);
《两个朋友》(1883);
《项链》(1884);
……
1、短篇小说(近300篇)
2、长篇小说(共创作了6部)
如:《一生》(1883);
《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
《温泉》(1886);
《皮埃尔和若望》(1887);
《像死一般坚强》(1889);
《我们的心》(1890)。
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根据课后训练题一,画出人物关系图
菲利普若瑟夫
克拉丽丝于勒
父子
夫妻
叔嫂
叔侄
兄弟
请大家找一找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概要)
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纵向)
2、菲利普夫妇与“我”对于勒态度的对比(横向)
3、鲜明的人物性格的对比
突出主题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对比
菲利普克拉丽丝
视其为“恐怖”,打发他到美洲去,憎恨,惧怕
永不变更的话(3、12)
热盼、奉为福星
不安,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不安、紧张、不知所措
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结结巴巴,神色狼狈,“出大乱子了”
害怕、恐惧、失望、深恶痛绝
竭力躲避
好心的于勒,境况不同,有办法……
热盼、赞美
莫名其妙,怕起来,吞吞吐吐,哆嗦……
不安、紧张、不知所措、语无伦次
暴怒,36节的语言描写,44节的语言描写
害怕、恐惧、愤怒、失望、恶毒
竭力躲避
菲利普夫妇与“我”对于勒态度的对比
“我”菲利普夫妇
心里默念:“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认定叔侄关系,亲情仍在,指责父亲,同情叔叔
给了十个铜子的小费
同情,怜悯叔叔
“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36节语言描写
44节语言描写
嫌贫爱富
势利、冷酷、自私、贪婪、认钱不认人
思考:
1、于勒是不是正面人物?
2、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从于勒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于勒有善良、老实的一面,他最终被兄嫂抛弃,晚年穷困潦倒,是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但不是一个正面人物,因为他毕竟是个浪荡子。
我们不能受标题的影响,把于勒当作小说的主人公。因为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反复无常的态度的描绘表现出来的。所以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与中心有密切关系,是小说集中描写刻画的人物。
3 、§ 21 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只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线索
明线:
暗线:
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从海外发财归来
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的10年经历
两线交错,达到高潮:在船上见到于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