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从经典作品改编看中国大片走向.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经典作品改编看中国大片走向.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2/9/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经典作品改编看中国大片走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影视批评学期末考试作业
姓名学号: 周坤龙 2008101129
所在院系: 文学院
学科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


从经典作品改编看中国大片走向
——以《赵氏孤儿》为例
摘要:从2000年,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作为中国式大片的一次成功尝试以后,华语电影走进了大片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大腕导演的集体试水,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吴宇森等。但是随着大片时代的到来,我们看到的是大手笔的制作,铺天盖地的宣传,为了吊足观众胃口,可谓无所不尽其极。这些电影在画面和音效上都做到了尽善尽美,无论是场面、人物造型、动作设计还是表现造型上,视听效果都让人如临梦境,为影片营造了卓越的审美意境。同时,弱化叙事和淡化主题内涵成为国产大片的弊病。为此,如何走出卖座不叫好的怪圈,如何实现国产大片的新发展,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从经典作品改编的大片发展看国产大片如何实现“影像工程”和叙事主题的完美结合,如何将电影故事和时代语境相结合,实现其卖座又叫好的共赢。
关键字:国产大片改编大片“影像工程”叙事主题时代改编
正文:
所谓“国产大片”,具体说,就是效仿好莱坞的产物,是产自中国的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大回收之作。“这类影片利用大众传媒将各种精美的物品和奢华的生活情境通过图像传递给大众,为每一个人制造美好生活的幻象,是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主要形式”。通过大约十年的发展,我们大致可以将国产商业大片分为三类:一,改编经典,这类影片多借鉴了国内外为人们所熟知和普遍认同的经典历史作品或者文学作品,试图赋予经典作品新的具有现代性的含义,如《赤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赵氏孤儿》等;二,历史的重新阐释,这类影片的影像变现多带有明显导演个人倾向的浪漫主义色彩,以某一段历史空间或虚拟空间为画卷,书写导演所想要表达的个性化话语,真实的历史往往成为了一个概念化的框架,如《集结号》、《英雄》、《十面埋伏》《花木兰》《通天帝国——狄仁杰》;三,构建虚拟空间,此类影片的题材多属于神怪题材电影的延伸,具魔幻玄奇色彩,导演的书写方式更为飘逸、自我,如《无极》《狼灾记》。而本文将要讨论的就是这里面的第一类影片,其剧本大多改编自国内外人们所熟知和普遍认同的经典历史作品或文学作品,并试图赋予其新的含义。
一、改编大片的特征
作为华语大片的一种,改编经典历史或文学作品,既保留了华语大片的豪华“影像工程”,同时较好的回避了国产大片重形式,轻剧情;重外在表现,轻内在表达的弊病。因此,改编剧相对于早期的国产大片是有所进步的。在此,我们就探讨一下此类影片的风格特征。这些电影在画面和音效上都做到了尽善尽美,无论是场面、人物造型、动作设计还是表现造型上,视听效果都让人如临梦境,为影片营造了卓越的审美意境。
(一)影像——视觉的盛宴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达思想的方式。文学作品依靠文字,音乐旋律依靠音符,绘画则依托线条和色彩,而电影则主要依靠视听语言,影像便是重要的视听语言要素。国产大片之谓“大”,重要的原因之一便表现在影像上,气势恢宏也好,画面唯美也好,都把影像这一语言要素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1、场面宏大:在国产大片的画面中,充斥着唯美厚重的场景,他们或是绝美、空灵、开阔的自然风光,如《英雄》里的江南的空山灵雨,漠北的残阳狂沙,宫殿的空旷沉寂,棋馆的静谧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