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变形观测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8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变形观测方案.doc

上传人:85872037 2018/6/5 文件大小:3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变形观测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都市二环路西段4标段
泰康馨城基坑局部支护加固基坑变形
观测技术方案


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日期:2012年11月
成都市二环路西段4标段
泰康馨城基坑局部支护加固基坑变形
观测技术方案
总经理:徐振平
总工程师:杨鲁飞
审定:杨鲁飞
审核:曹安延
工程负责:杨麟
方案编写:杨麟
西北有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日期:2012年11月
目录
工程概况及工作内容
基坑水平、竖向位移观测
三、提交的成果内容
四、仪器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及服务承诺
附图:
基坑变形观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一、工程概况及工作内容
泰康馨城基坑加固工程位于成都市金牛大道茶店子路。基坑开挖深度为9米。
根据设计方、成都市安全监督办、质检站及有关规范要求,需对上述基坑进行如下内容的变形观测:
(1) 基坑水平位移观测。
(2) 基坑竖向位移观测。
以上工作是为了了解基坑的变形情况,从而为施工及设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并正确指导施工,确保基坑的安全,建立先进的信息化施工模式,同时也为建筑质量的评定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本方案所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2)四川省地方标准《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标《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二、基坑水平、竖向位移观测

(1)、基准点的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采用导线测量。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中二级导线要求:平均边长200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闭合差为1/45000
(2)、水平位移观测精度要求:
观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要求进行,即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mm。
(3)、基坑水平位移观测周期:
初始值观测在基坑喷锚完成或冠梁浇筑完成现场条件允许时观测;
基坑施工期间,每天观测一次;
基坑回填完毕停止观测;
当出现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时,应提高监测频率,进行加密观测,并立即将观测结果报告委托方。
正常情况下基坑大约观测120次。
(4)、预警值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确定基坑为一级基坑,基坑水平位移预警值为30mm。竖向位移为30mm。
(5)水平位移观测点及基准点的布设
①、基准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根据有关规范,在施工区附近(建筑物地下室开挖深度的2倍范围之外)共布设供水平位移观测使用的3个基准点。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建筑物影响范围外,场地十分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区埋设基准点。
②、我公司根据该基坑的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在该段基坑上共布设13个水平位移观测点,具体布设在基坑上口边线变形敏感部位。位置见“基坑变形观测点位布设示意图”(附图)。
(6).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主要位移方向均向基坑内,主要采用极坐标法进行观测,即:在基准点上安置全站仪,用一测回测定观测点的水平角度及水平距离,可计算出观测点的坐标值,与其初始值进行比较计算出累计水平位移量。由于基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