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1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5 文件大小:2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单元语文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
内容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知识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情感
教育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方法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小坐合作讨论各段段意,并做汇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朗读第一段,小组同学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课后
反思
学生了解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
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其效果较好。
教材
内容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知识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情感
教育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方法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小组合作讨论各段段意,并做汇报。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化:含沙量大< >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朗读第一段,小组同学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后
反思
多数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好,但有个别学生没有把黄河为合成为
或和的原因搞清楚。
教材
内容
11、蝙蝠和雷达




知识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