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禽沙门氏菌病.ppt

格式:ppt   大小:20,066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禽沙门氏菌病.ppt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6/6 文件大小:19.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禽沙门氏菌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禽沙门氏菌病
陈凡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禽沙门氏菌病概述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病总称。
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病叫鸡白痢。
由鸡伤寒沙门氏菌病引起的病叫禽伤寒。
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叫禽副伤寒。
鸡白痢和鸡伤寒有宿主特异性,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而禽副伤寒则能引起各种动物和人发病。
鸡白痢和禽伤寒
特征:雏鸡白色粘稠的粪便,肝脏表面由黄白色的坏死点。成鸡多为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
1899首次报道本病的病原,1900年将本病命名为“雏鸡致死性败血症”,1929年命名为鸡白痢。
病原–形态特点
鸡白痢沙门氏菌属肠道杆菌科沙门氏菌属D血清群。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极为相似,G-小杆菌,-×1-,不形成荚膜和芽孢,只有这两种无鞭毛不能运动。现在将这两种菌列为肠道杆菌科的一个单独的种,即肠沙门氏菌肠炎亚种伤寒-白痢血清型。
鸡白痢沙门氏菌
病原–培养特性
鸡白痢沙门氏菌须氧或兼性厌氧。
普通琼脂:经37℃、18-24小时培养,形成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微凸起、半透明、灰白色落菌,直径1-2mm。
SS琼脂:菌落无色透明,圆整光滑或略粗,产生H2S的菌株形成中心黑色的菌落。
亚硫酸铋琼脂:黑色菌落,有金属光泽。
伊红美蓝:淡蓝色菌落,不产生金属光泽。
麦康凯:菌落细小透明、圆形光滑、不变色。
病原–其他特性
不分解乳糖、蔗糖,不能利用枸橼酸盐,吲哚阴性,,V-P阴性
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只有O抗原(O1、O9、O12),鸡白痢沙门氏菌O12有1、2、3三种,变异多发生在2、3,而鸡伤寒沙门氏菌O12没有变异。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尸体内存活3个月以上,在干燥的粪便和分泌物中可存活4年。而鸡伤寒沙门氏菌在粪便中存活10天以上。
鸡白痢沙门氏菌生化实验
流行病学
(一)易感动物:多种禽感染,主要是鸡和火鸡流行发病。2~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发病率在新疫区可达100%,老疫区可达20~40%。4周龄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成鸡多为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红壳鸡易感性强,母鸡易感性强。
鸡伤寒以雏鸡死亡率高,但成年禽更易感。
(二)传染源:病禽和带菌禽
(三)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蛋壳污染和卵泡感染)为主,带菌母鸡所产蛋带菌率为33%;也能水平传播。
临诊症状-雏鸡
种鸡感染的,种蛋孵化率降低、弱雏增多,第一周死亡率高,怕冷挤堆,“吱吱”叫;呼吸困难,用力喘,食量下降,排白色粘稠粪便,粘附在肛门周围的绒毛上,将肛门糊住,排粪困难,叫声更大。有些鸡出现跗关节肿胀。
脐炎:脐孔愈合不良,周围的皮肤溃疡,引起卵黄吸收不良(正常鸡出壳5天后完全吸收,发病鸡吸收不良,肚腹膨大)出壳后4-5天开始死亡,2周左右,发病高峰,持续到3周左右,耐过的鸡带菌。
病程4~10天,死亡率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