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梓店镇高王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办学设施日趋完善
在区教育局及镇教办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设施配备逐步完善,,教学楼已顺利启用。现有各种功能室、操场、跑道及校院硬化、绿化等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这一切为学生营造了适宜的学习环境。
2、管理效能逐渐提高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实行目标管理,不断充实完善《绩效工资量化实施方案》、《特色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优秀班集体评比方案》。校委会一班人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教师人际关系融洽,逐步形成了一支勤政、廉洁、团结、务实的干部队伍。
3、德育格局初步形成
强化规范管理,以《小学生一日常规》为抓手,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规范意识。通过“我们的端午”、“庆六一”、“喜迎国庆节”、“快乐过元旦”等传统活动,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形成完善的“优秀班集体”考核评比体系,并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相挂钩。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初步的立体教育网络。
4、教师整体素质良好
学校现有教师16人,大专以上10人。其中四人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9人,区级模范班主任6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本学年在学科业务技能竞赛中有10人获得国家级奖励,有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有3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有12人次获得区级奖励。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的业务能力与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学校特色尚未形成
我校创办于1954年,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力求全面发展,各方面创优,但随之而来的是学校特色不鲜明,虽然在“硬笔书法”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已有初步的思路和做法,但由于刚刚起步,再加上辅导教师张连生同志面临退休,新人还没有完全挑起大梁,所以特色教育的深度和力度都不够,更谈不上知名度了。
2、师资水平整体不高
就我校目前师资情况来看,缺少教学风格独树一帜的教师,老教师偏多,年轻教师稚嫩有余,经验不足。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整体不高,自觉主动的教科研意识不够强烈。特别是老年教师,自实施新课改以来,这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手段都不能较快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有些已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教师没有了以往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一系列因素都制约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总体发展目标
(一)学校发展定位
我校既不是百年老校,又不是一流名校,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小学,我们将重在内涵发展,逐步缩小与区域内名校的差距,凝心聚力,规范管理,沉下心来办教育,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
(二)总体办学目标
结合区教育局“创区”总目标,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民主管理、优化教学、提升质量、特色办学”的总体办学目标,构建人文校园,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三、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管理
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制度管理为基础,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措施:
(1)、健全校委会例会制度: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决策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实行校务和内部事务公开制度。坚持依法治校、真实透明、注重实施的原则。
(2)、推进民主管理进程,对学校的各种工作计划,各项实施方案,先由全体教师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进一步了解教师的心声,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达到推进民主化、科学化管理的进程。
(3)、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由综合评价转变为分项评价,评价标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教师个体评价由横向转为纵向,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体系。
(4)、激活教师进取精神:设法为教师创新发展、自主发展、率先发展创造合适的条件和平台。让教师更好地塑造自我、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相关指标:
(1)、制定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各种实施方案。
(2)、学校中层干部及班主任实行竞争上岗。
(3)、完善教师业务档案,每位教师均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三年发展规划》。
(二)师资队伍建设
⒈目标:
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抓手,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强烈的学。
⒉措施:
(1)、加强师德修养。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以德育人”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以考核评比为驱动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在教师中形成一种求实创新,以德育人的氛围。
(2)、制定行动规划。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对待不同年龄教师有不同要求:对待年轻的教师,要唤起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内驱力;对中青年教师要引领他们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对老年教师要促使他们活到老,学到老。
(3)、创设展示平台。不断完善每学年一次的青年教师素质展示活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