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文档名称: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393KB   页数:1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iris028 2018/6/6 文件大小:3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模块三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一)、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转变而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每次新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和颁发,都反映着那个时期教育改革的新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第二,“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体育教学实践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材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反映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发展的基本经验。这些都为我国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在体育教学目标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够鲜明;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材的构建,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和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的思想不够鲜明;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材体系的构建,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和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等体现不够。第二,体育课程教材的构建成为了编写教材的提纲,教学内容规定的偏多过细,过分强调运动知识、技能的系统化,致使有些教材在规定的课时内不能教完,更使教材的选择受到限制。第三,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落实体现。由于身体锻炼和运动技术的内容偏多,有关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致使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社会适应等目标得不到全面贯彻。第四,。总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锻炼兴趣和****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此外,随着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对人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体育教育便是人们普遍关注并认同的一条重要途径,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所以,遵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用改革的思想和新的教育观、价值观改革现行体育课程势在必行。
(三)、体育课程性质与课程的价值
1、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从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位来看,虽然该课程取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合并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
2、课程价值
课程标准在论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时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进一步阐述了课程具体方面的价值,指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课程的标准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例如:在论及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价值时,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
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得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制上都是全新的,蕴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那么,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有哪些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