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例肺结核糖尿病的精神病患者住院两年的护理体会
1病例介绍
:2009年7月,我病房收治了一例特殊患者,男、50岁,未婚。由当地派出所,胸科医院和110特警共同协作送入我院,该患者因肺结核入住胸科医院,在治疗期间精神病发作,冲砸病房、殴打护士、乱拿他人财物、高声吵闹致使病房不得安宁,无法管理,经协调送至我院,在入院检查中发现患者还患有糖尿病史。待精神症状稍有控制后,胸科医院及其家人都拒绝接受,因该患者属低保人群,家人无力监护,属我院民政收治对象。因此久居我院而不出。
2护理
精神病护理一直贯穿于各项护理之中,在入院不久经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精神科的一般常规护理,精神症状得到很明显的控制。但糖尿病、肺结核的护理一直在持续中。
:精神病患者多为群居生活,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将与其他病人进行隔离,单独住一间病室,医护工作人员在给其治疗检查之前都必须要洗手戴口罩,必须两个人以上进行,以防患者冲动伤人;一切治疗护理用品均选用一次性物品,废弃物进行焚烧,以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给病人床边准备有手消毒剂,出病房门时必须戴口罩;排泄物桶内放有含氯消毒剂,经处理后倒入厕所。
平时严格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人床单元的干净整洁,衣物床单元经常阳光暴晒,房间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2]。同时叮嘱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抗结核的药物不良反应很多,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接受降糖和抗结核药2种治疗,加上抗精神病的药物更加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观察患者,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指导。在患者情绪平稳时向其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表现,加强患者自己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需要强制患者遵循: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用药的抗结核病化疗原则。护理人员不但要监督患者服用,而且要必须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服了在走。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向患者从不同角度讲解一些有关于疾病知识的心理疏导,争得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而引发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护理上主要坚持控制饮食,严格限制盐(<6g/天)和糖的摄入,体现多样化和均衡的特点[3]。饮食的选择必须与所用药物相辅佐,严格定时、定量、定餐,防止低血糖。
,患者因为生活拮据,很多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住院后,心理更加凄苦,家人关心极少,导致精神异常,病情控制后表现孤独,敏感多疑,情绪低落,在平时护理中我们护士以同情心和爱心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鼓励患者经常在病室内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学会自我调节,时常外出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