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 合成纤维及混纺纤维制品的练漂
§ 涤纶制品的练漂
一概述
由于产品的要求、风格及本身品种的不同,其染整加工工艺也有较大差异。
(一) 传统涤纶产品染整工艺
坯布准备→精练(退浆) →烘干→(预热定型)→染色(或印花) →热定型→后整理。
(二) 涤纶仿真丝/仿麻类产品染整工艺
1 缎类织物染整工艺
这类织物要求组织紧、轻薄、光泽好、绸面挺、色泽匀、手感柔而不烂,
坯布准备→精练→烘干→预热定型→染色(或印花) →后整理。
2 绉或乔其类和强捻类织物染整工艺
退浆、精练、松弛→脱水→开幅
坯布准备→(烘燥)→预定型→
连续精练(不适用绉类织物)
染色水洗脱水开幅
碱减量→水洗→(烘干) →烘干→后定型→后整理。
印花蒸化水洗
工艺加工特点: 使织物保持松弛状态,以利其充分收缩。
3 桃皮绒类产品染整工艺
中浅色:坯布准备→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型→碱减量→皂洗)→(开纤→水洗)→松烘→定形→染色→柔软烘干→(预定形)→磨绒→砂洗→柔软拉幅定形→成品
深色:坯布准备→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型→碱减量→皂洗)→(开纤)→柔软烘干→(预定形)→磨纱→砂洗→松烘→定形→染色→柔软拉幅定形→成品
4 麂皮绒类产品染整工艺
坯布准备→退浆精练松弛→预定型→起毛→剪毛→染色→浸轧→聚氨酯涂层液→湿法凝固→柔软烘干→磨绒→整理→拉幅定形→成品
(三)仿毛类产品染整工艺
二退浆精练加工
(一)涤纶产品常用浆料及性能
经纱上需要上油(矿物油、酯化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涤纶常用的浆料为聚丙烯酸酯,由于浆料含有酯基–COOR,与含有同样基团的涤纶分子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对涤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二)退浆精练方法及工艺
主要目的:涤纶本身不含杂质,只是在合成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低聚物,所以主要是去除纤维制造时加入的油剂和织造时加入的浆料、着色染料及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沾污的油迹和尘埃,所以退浆精练任务轻,条件温和,工艺简单。
退浆剂、精练剂的选用和退浆精练方法的确定是退浆精练工序的关键。
常用的退浆剂:氢氧化钠或纯碱
常用的退浆精练工艺有以下几种:
1 精练槽间歇式退浆精练工艺
纯碱 3~4 g/L
净洗剂 2 g/L
保险粉 g/L
浴比 1:30~40
98~100℃处理30~40min 随后水洗→酸洗→冷水洗→脱水→烘干
2 喷射溢流染色机退浆精炼工艺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工艺
净洗剂 g/L
纯碱 2 g/L
30%烧碱 2 g/L
保险粉 1 g/L
浴比 1:10
80℃处理20min 或用去油剂中性去油,均能达到目的。
3 连续式松式平幅水洗机精练工艺
该工艺特点:
A 连续式,加工效率高,便于连续化生产
B 平幅状态加工
C 松式,张力小,能使织物在退浆精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收缩,但对紧密强捻类厚重织物不宜,易产生收缩不匀,造成绉印。
三松弛加工
松弛加工:就是将纤维纺丝、加捻织物时所产生的扭力和内应力消除,并对加捻织物产生解捻作用而形成绉效应。
绉效应的产生:织物在高温水介质、助剂和机械搓揉等作用下,使加捻纬丝内部的扭力和内应力在无张力状态下得以松弛释放,纬丝发生充分的收缩,沿纬向呈现不规则的波浪型屈曲,径向呈现规则的波浪形屈曲,绸面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屈曲效应。
不同的松弛设备有不同的松弛工艺,处理后产品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松弛工艺有以下几种:
(一)间歇式浸渍槽
设备最简单,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织物在含有碱及精练剂的溶液中不断翻滚,以完成退浆、精练、松弛的目的。
(二)喷射溢流染色机
进行退浆、精练、松弛处理最广泛使用的设备。但织物在进出布及循环运动中,不能完全消除张力,况且升降温较慢,高温时间较长,织物不能达到充分的松弛收缩,所以收缩率不高,手感及丰满度受到影响。
(三)平幅汽蒸式松弛精练机
能克服喷射溢流染色机易产生的收缩不匀而形成皱印的缺点,且加工效率高。但由于织物翻滚程度低,因而强捻产品的收缩率低。
(四)解捻松弛转笼式水洗机
是精练松弛解捻处理最理想的设备,织物平放于转笼中松弛处理,织物的收缩率可达12~18%,使织物手感丰满度及其风格最为理想,是其他机械所不能达到的。但此设备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加工批量小,周期长。操作不当可能产生折皱、起皱不匀、边疵等疵病。
四预定形
目的:消除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皱及松弛退捻处理中形成的一些月牙边,稳定后续加工中的伸缩变化,改善涤纶大分子非结晶区分子结构排列的均匀度,减少结晶缺陷,增加结晶度,使后续的碱减量均匀性得以提高。
为了消除折皱,提高分子结构排列的均匀度,必定对织物施加张力,而张力的增加,会使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