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安徽]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c69885 2015/6/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提供的《A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安徽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城A区基坑支护设计图纸)》,结合同类工程施工所取得的成果及我公司长期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方案编制使用了下列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9258-97)
《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程》(GB50086-2001)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情况
拟建A区位于路西侧,市道路北侧。拟建4幢住宅楼及下沉式广场,,基坑侧壁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安全系数为一级;基坑北侧及西侧周边无建筑物;基坑东侧及南侧为路及市道路。
二、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设计概况如下:
1.①基坑北、东、∶,设计采用土钉墙支护;下部采用
ф900灌注桩,间距1600mm,,桩端进入中风化岩深度不得小于2m;施加2层预应力锚杆(第一层预应力锚杆,锚筋、锚杆长度及施加应力分别为:2Φ22L=18000,预应力100KN,自由段长8000;锚杆孔径为150mm,锚孔内注水泥浆、第二层预应力锚杆,锚筋、锚杆长度及施加应力分别为:2Φ25L=18000,预应力150KN,自由段长5000;锚杆孔径为150mm,锚孔内注水泥浆)预应力锚杆间距等同于桩间距;桩外侧采用2根Φ500高压双管旋喷桩(,:1的净水泥浆)。
(锚杆长度6m~11m,)支护结构,设计放坡系数为1:,坡面采用细石混凝土厚80夹钢筋网片喷射C20混凝土面层。
三、场地地质及水文情况
1、本工程场地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粉土、②层中砂、③层卵石、粉砂岩组成:详见冶金工业部华
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提供的《A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地下水以中砂、卵石中上层滞水和风化砂岩的孔隙水为主。
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
一、施工平面总布置图
为了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和施工安全,我们在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的前提下,结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详细现场布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临时设施
施工临时用地主要表现在施工用材的堆放及其他临时设施,施工材料的堆放做到有标牌且标识清晰明了。由于本次施工工期紧,施工场地狭小,施工人员住宿和生活设施均采用在施工现场临时搭设。
第五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技术准备
1、建立场地测量控制网
(1).根据业主提供的测绘院的测量放线回执坐标点分别引测出地下车库控制坐标网点,将木桩打入土中,并在木桩上定出控制点位置。现场轴线控制点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作业影响,控制点应做好永久性控制点,以便于施工作业阶段经常复核使用,并注意施工作业时加以保护。
(2)现场控制点位置经自检测量定位后,由业主及监理单位复核认可。
2、图纸会审
(1)开工前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熟悉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做好有关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2)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详细阅读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图意,核查图纸接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工程师组织会审,分析并汇总施工图中的问题,报设计部门复核,以便按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组织施工。
3、技术、安全交底
(1)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交底,进一步理解施工图或有关图纸问题,与业主和设计单
位达成一致意见,并把交底记录整理成册,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并作为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明确工程的质量、安全目标和方针,控制工程的关键节点,并逐级做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工作。
4、材料设备准备
(1)开工前,尽快与业主、监理联系,明确工程所使用材料规格和品牌,并指定专人做好材料的抽样送检工作,作好各种原始记录,施工日志及有关的管理资料。
(2)项目现场施工的材料应在采购和进场前,向建设、监理单位提出申请并及时提供材料质保书、品牌、规格和做好见证取样工作。
5、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道路的管理
工程施工时,施工现场应由专人组织管理,保持场地道路、施工便道的畅通。项目部派专人对施工道路进行清扫。场地内做好排水设施,保证
场地及道路不积水。具体位置见附件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设施的布置
具体位置见附件1:施工现场总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