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3 马说 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3 马说 教案.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8/6/7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3 马说 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说》
教学要点:
1、疏通句子,感知课文大意;
2、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来源:Z,xx,]
3、学****写法,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流程:
走向文本:预****检测
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秦汉散文艺术。其散文雄奇奔放,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
了解背景[来源:][来源:]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3、认识生字
祇( ) 骈( ) 槽枥( ) 粟( )
奴隶( ) 食( )马者外见( ) 无马邪( )[来源:]
二、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疏通句子,感知课文大意
揭示二者关系——分析埋没原因——抒发不平之气
2、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①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来源:学科网]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学****写法,理解文章寓意
《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三、走出文本:拓展联系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