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模块选择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1,420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模块选择答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6/7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模块选择答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模块一:直线运动和相互作用(Ⅰ)答案
答案:C 解析:选项A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还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选项A错误;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即v∝t,但是在伽利略的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出瞬时速度,所以无法直接用实验验证猜想,选项B错误;实际上,伽利略根据v∝t,运用数学推算出x∝t2,所以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猜想,但物体下落得太快,使用当时的计时工具还无法测出时间,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重力”并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B解析: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0-4s内的位移大小为s=S=,平均速度是v=s/t=5m/4s=,选项AC错误;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0-1s内加速度是a=k=2m/s2,选项B正确;0-4s内的v-t图象均位于横轴上方,这表示速度的方向相同,即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
答案:C 解析:由于F2=30N>Fsin30°=25N,由三角形定则可知,合力F的分解可以有两组解,即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根据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解析:先用隔离法,选取A为研究对象,A必受到B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所以A对B施加了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再运用整体法,选取A和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做匀减速运动,合力方向向后,即地面对系统或B物体施加了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最后再选取B为研究对象,其共受到6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A对其竖直向下的压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以及水平拉力F,故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B 解析: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汽车的质量为,有 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所求距离由以上各式得约为200m。
7、答案:ABC 解析: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弹力T(受力图略),其中T=20N,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f=Gsin30°-T=20N;施加拉力F后,弹簧长度不变,说明物体仍然静止,并且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F+f+T=Gsin30°,即F+f=20N,摩擦力f随着F增大而较小,当F=20N时,f=0,若F>20N,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因为物体没有滑动,所以F+T<Gsin30
°+fm,代入数据可得,F<45N,所以测力计读数在0~45N之间,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8、答案:AD 解析:若是x-t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题图,该图线在第1s内的斜率不为零,而第3s内的斜率为零,这说明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大于第3s内的速度,该图一定不是x-t图,一定是v-t图,选项B错误,A正确;v-t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瞬时速度,根据题图,该物体的速度先增大(0~2s)后不变(2~4s)然后再逐渐减小(4~6s),所以选项C错误;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题图,该“面积”越来越大,所以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选项D正确。
9、答案:ABC 解析:滑块从A端滑上传送带,在传送带上必先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由于不确定滑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和滑块的重力沿斜面下滑分力的大小关系和传送带的长度,若能从A端离开,由运动的可逆性可知,必有v=v1,即选项C是正确,选项D是错误的;若从B端离开,当摩擦力大于重力的分力时,则v<v1,选项B是正确的,当摩擦力小于重力的分力时,则v>v1,选项A是正确的,当摩擦力和重力的分力相等时,滑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v=v1,故本题应选ABC。
10、答案:AD解析:取m1、m2的两个物体为整体受力分析可得:竖直方向有:、,选项A、D是正确的,选项C是错误的;对m2受力分析可得:,即,选项B是错误的。
模块一:直线运动和相互作用(Ⅱ)答案
1、答案:B 解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要先后经过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若1s后物体处在下降阶段,即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大小为10m/s,那么,1s前即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0,这显然与题中“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符,所以1s后物体只能处在上升阶段,即此时物体正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答案:C 解析: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t=v0/a=4s汽车停在运动,所以,2s时汽车的位移为s1=v0t-=30m,5s时汽车的位移为s2==,所以s1∶s2=3∶4,即选项C正确。
3、答案:C 解析:处在最高层的那个人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