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生物探究实验教研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探究实验教研总结.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6/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探究实验教研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教研总结
——**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们围绕‘实验探究教学’进行了讨论,并结合集体备课、议课交流经验,找出不足。下面我就谈一谈我们的一点认识。
一、搞好实验探究教学首先要改变老师的观念。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教师还采用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认为只要把实验原理、目的、步骤及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讲细、讲清、讲透,更加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至于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课认为好象是“调味剂”“添加剂”,给学生放松放松、增加兴趣,没有其他作用。即便有学生操作的实验,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做法:教师课堂上讲步骤要点,学生到实验室“照方抓药”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有的学生忘记了步骤,干脆在书上看一步做一步,目的性根本不明确,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出现了实验与生物课堂教学的脱节。因此把新教材刻意安排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先讲细,便成了验证性,由于预先的详细讲解,失去了探究的价值,由于讲完了相应的理论内容后再到实验室实验操作,同时也就导致了探究性实验课与生物学知识课的脱节。虽然在时间加汗水的强大阵容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是却压抑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端正认识,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为他们创设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与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的快乐感和科学探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把生物学知识学****课和实验课有机整合在一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才能有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其次教师应创设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我们的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中已变得不敢提问了,不善于提问了。对此,我们应积极创设各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近的情境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讲《人体的呼吸》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潜水员下在进行潜水作业前仔细检查呼吸器具和氧气瓶的画面,激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潜水员在检查什么?那些器具有什么用途?不检查行吗?人体为什么需要氧气?氧气又是如何到达人体内部的呢?……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有一点值得重视,那就是面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不成熟的,教师都应给予鼓励,给予尊重,善意的,真诚的帮助学生分析完善,确定一个具体的可探究的问题。例如在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纷纷提出各自关心的问题:“手上有细菌吗?”“井水中有没有细菌?”、“口腔中有没有细菌?”、“舒肤佳香皂能杀菌吗?”、“楼层越高细菌越少吗?”“手心和手背哪的细菌多?”……其中有一些问题并没有探究价值,但是老师不要简单的否定,要
去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具有探究价值。
三、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在操作中学****的原则。
给学生动手动脑并归纳总结的机会,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要让他们在失败中吸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