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阿里云眼中的下一个十年:云计算驱动新制造.doc

格式:doc   大小:41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里云眼中的下一个十年:云计算驱动新制造.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6/8 文件大小:4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里云眼中的下一个十年:云计算驱动新制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里云眼中的下一个十年:云计算驱动新制造
在未来的十年将是互联网的十年,但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十年,而是全世界中国所有互联网企业走向互联网的十年,阿里巴巴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提供平台。

两个月前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爸爸提出了“5个新”,并直言将会冲击很多行业。单从字面上说,“新制造”等似乎并不能引发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波士顿咨询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制造业”将创造6万亿的额外附加值,而“5个新”所产生的价值更是难以想象。
两个月后,2016云栖大会广东分会开幕,人工智能、新制造、大数据等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制造这个话题上,阿里云拿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马云爸爸的商业野心再次让世人眼呆。
关于新制造的定义,马云爸爸的说法是“过去制造讲究规模化、标准化,但未来30年制造讲究的是智慧化、个性化、定制化”。事实上,这一愿景和“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不谋而合。而阿里云又是如何借助云计算来驱动新制造的呢?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又有何启示?
从制造到智造,阿里云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三大难题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的一席话说出了中国制造业所存在的问题,“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仍是瓶颈。”与此同时,国内过半的互联网业务完成了云化的改造,阿里云开始把目标瞄准同样寻求创新的制造业。
从协鑫光伏、徐工集团、吉利、德赛西威、比亚迪等国内制造业领军者同阿里云的合作来看,云计算帮助传统制造行业解决了三大棘手问题。
首先,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制造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云计算化,阿里云的思路上结合工业互联网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要求,在完善公共云基础平台建设的同时,通过混合云的方式实现和工厂已有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整合。
比如说,通过云端通信连接工厂中的系统和设备,设备端主要实现数据采集、工艺逻辑执行和控制,云端获得这些数据后根据规则进行分享,指引工艺流程执行工作,以此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当然,从物联网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生产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实时监督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状况,及早发现生产异常。此外,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企业CRM、ERP等生产和管理系统的上云。
波士顿咨询在《—未来生产力和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中指出,以云计算、-25%的提升,额外创造附加值4-6万亿元。而从媒体在杭州、南京等地的实际调研来看,云计算技术对设备使用率的提升在25%左右,结果比较乐观。
其次,满足制造业的定制化趋势
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新制造”,定制化都是制造业未来的一大趋势。作为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所提供的不只是“水煤电”般的计算服务,消费数据(舆情分析、销量预测、正品溯源等)、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良率分析、设备远程运维、智能诊断等)、以及产业链资源,恰是传统制造业所看好的,也符合时下火热的柔性化生产。
一方面,云计算的出现使得数据计算和分发向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渗透,有利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下游信息协同,物料供应商能检测到生产厂商的物料实时状况,物料不足时及时补充、对物料有新要求时及时调整等;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