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多指标联合监测与单指标监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指标联合监测与单指标监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较.doc

上传人:n22x33 2018/6/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指标联合监测与单指标监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指标联合监测与单指标监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较
作者:苏军领,刘梅菊,郑小霞,鲁红梅
单位: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无应激试验(NST)、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羊水指数(AFI)、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对500例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于产前、产时进行NST、 S/D 、SP1、 AFI测定,并分为A、B、C、D 4组。A组为单项异常, B组为两项异常, C组为三项异常, D组为四项异常,并于产后追踪分析新生儿窒息情况、羊水情况、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A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最低(P<), D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最高(P<)。结论联合应用多指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可排除单项监测时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提高判断胎儿胎盘宫内安危状态的准确性。
【关键词】胎心监护;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脐动脉血流速度;羊水指数;新生儿窒息
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围生儿的质量。目前,临床对胎儿宫内窘迫的监测方法有多种,如胎心率电子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的测定等,但单一监测方法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高,为了提高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准确率,我们应用多指标联合监测胎儿宫内情况500例,并与单指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相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至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500例进行观察,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6岁;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8+5周。分别在产前、产时行无应激试验(NST)、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羊水指数(AFI)、SP1的测定,多次检查以最后一次为准。将500例孕妇分为A、B、C、D 4组,A组为单项异常;B组为两项异常;C组为三项异常;D组为四项异常。分析其产后胎儿脐血血气分析、羊水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
仪器胎心监护仪PHILIP“Series 50 A”型胎心监护仪。胎儿脐血流检测仪:中外合资南昌电子有限公司的99SODVI超声血流脐动脉血流监测仪。羊水监测:Phillp 14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胎心监护采用Phillp“Series 50 A”型胎心监护仪,孕妇取左侧卧位,查清胎位后,探头置于胎儿背侧。NST:检测20 min,必要时延长时间或重复测试。
脐血流测定使用中外合资南昌电子有限公司的99SOD
VI超声血流脐动脉血流监测仪,自动标示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
AFI测定超声诊断法测量4个象限羊水池直径计算AFI,估计羊水量。
SP1测定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取孕妇耳垂血少量,分离出血清,用上海玻璃仪器厂生产的针型玻璃微量进样器吸取5 μl血清加入琼脂孔内,盖好塑料板,水平放入湿盒内,盖上盒盖以防水分蒸发,放到37℃恒温箱扩散24 h观察结果,分别记录所测样品的免疫沉淀环直径(mm),从标准曲线上查出SP1值,即得该样品的SP1含量(mg/L)。
判断标准
NST正常型:①基线率120~160 次/min;②基线变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