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晚唐诗歌
馀霞散成绮
北京大學中文係杜曉勤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一、晚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唐王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与皇帝的昏庸、政治的腐败以及晚唐时期三大政治问题密切相关的: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朋党之争
鎏金铜观音造像(五代)
宦官专权
唐宪宗为宦官陈宏志所杀;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杀,穆宗和文宗皆为宦官所立。大和九年(835),唐文宗用李训、郑注,谋去宦官,结果反为所败,宦官仇士良等率兵大杀朝士六百余人,史称:
“甘露事变”
藩镇割据
方镇与宦官争夺权力,昭宗利用当时拥有重兵的方镇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杀尽宦官。结果,宦官清除后,昭宗也被朱全忠所杀,唐王朝随之灭亡。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    “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朋党之争,实为唐王朝走向崩溃灭亡之一助力。
二、晚唐诗人心态
晚唐诗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生活于这样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心态与艺术追求,与他们的前辈中唐诗人已有所不同。
韩滉《文苑图》(晚唐)
韩愈《盆池五首》其二: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稍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萧散中尚未失去自信心
李商隐《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落寞感伤而失去希望
三、晚唐诗坛概况
1、内容与形式:一是韩偓、司空图、李群玉等,重形式技巧;二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反映社会现实。
2、题材与诗风:一是怀古咏史与悲凉情绪,二是爱情闺阁与艳丽诗风,三是日常生活与淡泊情怀。
四、晚唐诗歌的别样美丽
关于晚唐诗歌,过去评价一直较低。宗白华先生说:“历史说明自中唐以后,唐朝向衰亡的途上走去,藩镇跋扈,宦官窃柄,内乱外患,相逼而至,在这样国运危险万分之际,晚唐诗人应该怎样本着杜少陵的非战文学,积极的反对内战!应该怎样继着初唐、盛唐诗人的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然而事实是使我们失望的!晚唐的诗坛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美学散步·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如果说晚唐是唐王朝的黄昏,那么,晚唐诗歌正如落日前的余晖、晚霞所辉映出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