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40例钬激光碎石患者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0例钬激光碎石患者的护理.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6/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0例钬激光碎石患者的护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0例钬激光碎石患者的护理
本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5岁, 岁,,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其中有12例为一次取石成功,其余28例在一次取石后5~7天行2次取石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留有肾造瘘管或双J管及导尿管。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此手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尚未普及,患者缺乏相关知识,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的恢复,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利用板报、模型等宣教形式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同时与家属多沟通交流,争取他们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打消患者的顾虑。

行KUB,B超,IVP或CT确诊,抽血做生化各种检查,检查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来评估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做好备皮、配血、皮试、清洁灌肠等常规准备,遵医嘱备生物蛋白胶和一次性超滑尿管、双J管或肾造瘘管。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了解患者是否在服用阿司匹林、华发令等抗凝药,如服用应在病情允许下于术前2周停药。考虑手术需要俯卧位,嘱患者练****此体位。

尿路感染是微创经皮肾镜的禁忌,因此围手术期需遵医嘱留取尿常规,尿培养加药敏,对已有泌尿系感染者,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再手术,术前30分钟常规使用静脉抗生素1次,可以降低术中、术后的泌尿系的感染,防止术后败血症的发生[1]。
二、术后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每小时一次,待病情平稳后再酌情测量。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的情况,穿刺通道的部位及术中出血的情况,以便更好了解病情做好相应预防处理。

术后患者卧床时间1~2天,应常规准备海棉床,有条件可使用气垫床,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压迫。肾造瘘管侧可以采取局部垫高或45
°侧卧位的方式缓解疲劳,保持管道的通畅,第3天根据血尿情况于床上活动,以患者不感疲劳和疼痛为度,如有血尿可延长卧床时间并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患者的猜疑。

为了解对侧肾脏的功能,防止尿液返流。患者回病房后应妥善固定导尿管,用S型挂钩悬于床边,引流管的位置不高于床平面,防止引流不畅或逆行感染。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采用半卧位,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捏挤引流管,防止小血块堵塞,发现引流不畅,捏挤无效或尿色变红时要立即报告医生。每天要用稀碘伏擦洗尿道外口,一天2次,注意洗净血迹和分泌物,用无菌治疗巾铺在尿道口周围,可保持尿道外口、引流管周围的清洁,每天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目的是观察穿刺肾脏出血情况,还可以为手术创造工作通道。①妥善固定防止肾造瘘脱落。皮肤的固定点需顺应肾造瘘管的出口方向,并用胶布双向固定。指导患者更换体位是注意保护肾造瘘管,引流袋位置不高于床平面,活动时不得高于造瘘口平面,勿使管腔受压,引流液逆流或过度牵拉,导致松脱或出血。造瘘管如不慎脱落要及时报告,必要时重新置管。②肾造瘘管一般在术后1~2小时是夹闭的,利用升高的肾盂内压力压迫止血。开放肾造瘘管后,应密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