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后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便秘
产妇在产褥期由于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弱等诸多因素导致其常常发生便秘,给产妇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影响了乳汁的分泌,为了保证母婴健康,降低产后便秘发生率,必须了解引起产后便秘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护理措施。
1 产后便秘的病因
胃肠功能减低产后1~2周,胃液中盐酸分泌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加之卧床时间长,运动减少、使肠蠕动缓慢,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大便干结。
腹壁和盆底肌肉松弛经过妊娠及分娩过程,腹肌及骨盆肌肉松弛,排便力量减弱。
精神及心理因素会阴伤口疼痛,分娩时引起会阴裂伤,反射性抑制排便动作。痔疮疼痛,产时因先露压迫可使原有的痔疮充血、肿胀,使患者不敢排便。剖宫产腹部伤口疼痛,产后肠胀气引起腹痛以及子宫复旧引起的疼痛都使产妇害怕增加腹压而不敢排便,故而导致大便水分被再吸收而干结,更增加排便困难。
饮食量不足及食物中缺少纤维素因产时体力消耗引起脱水及褥汗多使产妇在产后1~3日常感口渴,所以喜进汤食,加之食欲不佳,进食量少,尤其是食物中纤维素含量不足,更易引起便秘。
2 预防及护理措施
适当加强运动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应于产后6~12h内起床稍微活动,第2日可在室内自由活动,并可做产后保健操,会阴有伤口或行剖宫产者,可推迟到第2或第3日起床稍事活动,待拆线后伤口不感疼痛时,也应做产后保健操。尽早适当运动及做产后保健操,有助于体力恢复,加快肠蠕动,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排便,而且还能使盆底及腹部肌肉张力恢复,避免腹壁皮肤过度松弛,还能锻炼盆底肌肉及筋膜的缩肛动作,增加排便力量。
疼痛护理解除产妇对排便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及时排便,产生便意时不能忍耐,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有伤口者,每日检查伤口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并定时擦洗和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对有痔疮的产妇,要及时治疗痔疮。对于子宫复旧引起严重疼痛的产妇,可行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