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硚口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硚口区环境保护局
二O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硚口区“十一五”生态环境状况及“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 1
一、“十一五”期间硚口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1
(一)环境空气质量 2
(二)水环境质量 2
(三)声环境质量 3
(四)固体废物处置 3
(五)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 4
二、“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4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5
第二章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指标体系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工作目标 8
(一)近期目标(到2015年) 8
(二)远期目标(到2020年) 9
三、指标体系 9
第三章主要任务 11
一、加强污染源控制,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 11
(一)全面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1
(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 11
(三)狠抓企业污染防治 11
二、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12
(一)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12
(二)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 13
(三)加强施工及交通扬尘污染控制 13
(四)全面控制噪声污染 13
(五)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监控 14
(六)做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14
三、加强环保理念,推进生态文明 14
(一)倡导绿色生活 14
(二)建设生态绿地系统 14
(三)推进湖泊生态环境修复 15
四、强化环境风险的防范,保障环境安全 15
(一)加强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 15
(二)加强化工企业搬迁后污染场地的风险防范 16
(三)构建环境安全事件防范与应急机制 17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17
(一)提高环境监察能力 17
(二)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17
(三)提高环境宣教能力 18
(四)提高环境信息能力 18
(五)提高环境综合服务能力 19
第四章保障措施 20
一、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20
二、建立健全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20
三、建立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体系 20
四、建立完善环境监管与决策服务体系 21
五、建立环保文化建设体系 21
六、建立完善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体系 21
七、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21
硚口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硚口区社会经济和各项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建设“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随着辖区社会经济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环境压力仍将继续增加,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将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规划的制定旨在指导全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硚口区“十一五”生态环境状况及
“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市环保局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在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十一五”期间硚口区生态环境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区坚持科学发展,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坚持环境优先,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辖区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全区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十二五”环保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环境空气质量
“十一五”期间,通过推进“城市环保清洁空气工程”、二氧化硫(SO2)减排、工业污染废气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措施,辖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五年来,辖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0%、%、%,前四年空气质量有明显好转,2010年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加导致空气中扬尘增多,造成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
“十一五”期间,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工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机动车尾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全区二氧化硫(SO2),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二)水环境质量
辖区内现有张毕湖和竹叶海2个湖泊,其中张毕湖保护水域面积54公顷,竹叶海保护水域面积18公顷,两湖泊功能区类别为Ⅳ类。“十一五”期间,两湖泊水质类别在Ⅳ类到劣Ⅴ类之间变换,以劣Ⅴ类为主,超标项目分别是氨氮、总氮、总磷。由于历史原因,两湖一直被长丰街村民用来养鱼和种藕,竹叶海更是被分割成数十个小塘堰,多次出现湖水被抽干现象,基本丧失湖泊功能。
汉江武汉段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辖区内现有宗关水厂一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五年保持100%。
辖区内现有